當跑進正煥家院子裡的時候,她停下了腳步。
深呼吸,緩和了一下心情,待了一會兒才帶著一絲笑容向家裡走去。
李人勇搖頭笑了笑,這和劇中德善的人設完全變了樣啊。
然後轉頭看向學習室的方向,心中滿是無奈。
“我回來了。”
當李人勇到家時,發現家中多出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正在和母親交談著。
惠麗招呼著說道:“這是我兒子李人勇。”接著又道:“這是你父親的朋友,李滄東。”
以前沒見過這人啊,從哪冒出來的。
見李人勇一臉疑惑,李滄東說道:“以前我和你父親分隔兩地,沒有時常來往,葬禮也沒有參加。”
“得知你們搬到漢城,我就過來看看,有什麼需要幫忙的。”
惠麗笑著開口道:“事情差不多都處理完了,謝謝您的關心。”
說完又對著李人勇說道:“滄東是位高中教師,你開學不是要上高中了麼。”
李人勇這才想起眼前的人是誰,這可是個牛人啊。
前幾年發表處女作小說The?Booty,一躍成為新村文藝當紅作家。
之後又推出了Burning?Papers燃燒的紙,從高中教師變成了大學教授。
他不僅當老師,還熱愛攝影,並且時不時的發表一些優質作品。
當導演的時候,他的影片幾乎全都是自己筆下的作品,被人稱為作家導演。
他的電影幾乎每一部都涉及到了宗教元素,以一種回歸生命的“塵土式”參與影片構建。
電影中也沒有任何大場景,隻是透過一個個緩慢逼近的悲傷故事,陳述出破碎和絕望,卻又讓人不得不麵對。
前世,像“燃燒”,“道熙呀”都是李人勇非常喜歡電影。
再之後,毫無政zhi經驗的他跑去內閣成為韓國文化觀光部長,雖然這個部長隻當了一年半,但是依然很牛。
雖然這些履曆現在還沒有發生,但優秀的人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會發光。
李人勇問道:“李叔,除了教書,你最近在做些什麼?”
見到大一輩的人,尊稱一聲叔總是沒錯的。
李滄東撓了撓頭說道:“亞運會即將開幕,接了一些宣傳的攝像單子。”
李人勇驚訝的說道:“亞運會的宣傳攝像,太厲害了。”
要知道,這可是整個亞洲首次舉辦亞運會。
韓國是非常重視的,一般宣傳片都是由官方電視台內部拍攝或者像林權澤這樣的大導演才有機會負責。
沒想到李滄東現在就已經開始展露鋒芒,他一直以為現在的李滄東隻是寫了一本書的作家。
見李人勇誤會,李滄東隻好解釋:“不是你想的那樣,就是拍一些誌願者服務外國友人之類的。對了,開學之後應該會有招聘誌願者,你到時候可以報名。”
李人勇說道:“這也很厲害了。”
就算隻是拍一些這樣的影片,也是要有門路的,不然誰會讓你拍,萬一讓外國友人不開心怎麼辦。
李人勇又道:“李叔,你有沒有想過拍電影啊。”
李滄東詫異道:“電影?”
80年代的韓國導演很少,所以本土的電影相對其他國家算是非常少的。
人們更喜歡國外電影。
李滄東表示沒想過拍電影,但是如果有機會的話,他想試試。
隨後話題一轉,李人勇沒有在這個話題上麵糾纏,轉而擠眉弄眼的說道:“李叔,你能拍宣傳片,也算內部人員了,能不能搞到門票?”
一般來說,亞運會開始之前,都是提前幾個月開始售票的。
票價不是很貴,一般家庭都能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