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嘞!”
美娟大嫂子滿麵春風,一臉得意。
回家安頓好雞鴨後,她也端著簸籮,加入了磨盤下的隊伍。
不等大家開口,她便笑著炫耀起來:“你們都賣得少了,我今天可賣了整整十二塊!”
“啥?”
聽聞這個數目,眾人頓時目瞪口呆,紛紛圍過來,驚訝地打聽:“十二塊?咋賣的?賣啥能賣那麼多?”
“你該不會是賣了啥?”
有人開美娟的黃笑話,這種玩笑,在鄉村吹牛聊天裡多了去了。
“去你的!你才賣了啥!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來!”
美娟啐了一口,隨後壓低聲音說:“家裡有個老東西,我公公留下的銅像,今天讓那小同誌很喜歡,非花十塊給請走了。”
“啥?一個破銅像值十塊錢?”
“天啊,真這麼值錢?早曉得我也拿家裡的去賣了!”
周圍的人紛紛議論起來,滿是懊悔和羨慕。
美娟趕忙解釋:“可彆看是破銅像,人家小同誌喜歡,說值這個價,這不就賣了嗎!”
“銅像可能值不了這麼多,但是小同誌估計是想著感謝我招待他喝糖水,所以才多給了點。”
美娟的話說得挺有道理,眾人聽了也就信了,畢竟誰會覺得就一個小銅像能值10塊錢。十塊錢可夠買十多斤香噴噴的肥豬肉了。
“下回那小同誌再來,我也請他到屋裡坐坐,看看有沒有東西他看得上,也給娃兒吃點好的。”
她剛一說完,周圍人都點頭附和,都認為這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下回葉峰來了,必須得帶回家招待一下。
“機會大家都有,你們都回去看看家裡。”
美娟大嫂子笑著補充,“那小同誌不光收破爛兒,還喜歡有年頭的東西,比如那個銅像。你們回去找找看,要是有什麼類似的,也可以拿給小同誌試試。”
“什麼樣的東西啊?”
眾人有點迷糊,平時也就知道破爛兒能賣,哪懂啥老玩意兒值錢啊。
“就家裡那些老的、不大用的玩意兒,時間久了可能就值錢了。”
美娟隨口解釋了幾句,見太陽要下山了,便起身往家裡趕了。
留下的婦人們都在琢磨這事兒。
“要不回去翻翻?指不成家裡真有能換錢的老玩意兒。”
“我家裡倒是有個老壇子,從高祖爺那輩兒就有了。”
“大壇子值啥錢啊?我家有個老煙袋,據說是曾祖爺留下的,那個可老了,上麵還雕得有龍嘞。”
“煙袋還留著?都不嫌味兒大嗦!”
聊著聊著,樹下的人一哄而散,各自急火火地跑回去箱倒櫃,想著下回葉峰來了,能不能也換點錢花花。
這邊,葉峰騎著倒騎驢,載著滿滿的破爛兒進了城。
徑直去了收購站,將車裡破爛兒處理乾淨,拋開成本淨賺三元二毛。
即使不多,但葉峰心裡清楚,這點小錢積少成多,也是一筆重要收入。…。。
收破爛兒一天就能掙三元,一個月粗略一算都是九十塊錢了,比起那些三級技工的工資都高。
偏偏大家還看不起收破爛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