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李樹村(2 / 2)

生活在這樣一個與世無爭的寧靜環境之中,遠離塵世的喧囂和紛爭,或許正是李樹村人得以長壽的奧秘之所在。

這裡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大自然賦予了這片土地無儘的生機與活力。

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著古老而樸素的生活方式,過著簡單而又充實的日子。

他們以勤勞的雙手耕耘著腳下的土地,收獲著大自然的饋贈;他們相互關愛、互幫互助,鄰裡之間關係融洽和睦。

在這方淨土之上,時間仿佛放慢了腳步,讓生命的節奏變得悠然自得。

在李樹村裡,若要論及哪位老人最為德高望重,那無疑便是那位拄著根木質拐杖、身形略顯佝僂卻又精神矍鑠的老者了。

此人名喚李春生,如今已然八十七歲高齡,但歲月似乎並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滄桑的痕跡。

隻瞧他那麵容雖布滿皺紋,卻依然洋溢著慈祥與和善;雙眼雖有些渾濁,卻仍能透出睿智和堅毅之光。

說起這李春生老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二,而且輩分頗高。

以至於一些輩分較低的村民甚至都難以找到合適的稱謂來稱呼他。

久而久之,全村人乾脆統一口徑,無論男女老少,皆親切地呼喊他一聲“二大爺”。

麵對這樣的稱呼,李春生從未表現出絲毫不悅或者不滿,反倒是每次聽到有人這般叫喚時,總是笑嗬嗬地點頭應承下來,那模樣就像是一個和藹可親的長輩正在欣然接納晚輩們的敬意一般。

李春生老人一手拄著木杖,一手緊緊的攥著張華的手,熱情的將他往自己的家裡拉。

李樹村的村民們居住的房屋皆由木材搭建而成,這些木質房子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村莊之中,給人一種古樸而寧靜的感覺。

然而,當仔細觀察時就會發現,一些現代化的家具和電器卻突兀地出現在這些木質結構之間,它們的存在與周圍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得是那樣的格格不入。

經過一段蜿蜒曲折的小路,最終來到了村子中心的李氏祠堂附近。

在這裡,有一座略顯陳舊的木屋,它靜靜地矗立在一片綠樹成蔭的角落。

此時,李春生老人正站在木屋門前,用手中握著的光滑的木杖緩緩地推開了那扇有些斑駁的木門,並對著張華熱情地招呼道:“張市長,咱們可算是到家啦,請進請進,歡迎您大駕光臨寒舍!”

跟隨著李春生老人的腳步,一行人踏入了這座木屋。

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寬敞的天井,陽光透過頭頂上方的天空灑下,照亮了整個院子。

四周環繞著木質的小樓,歲月的痕跡清晰可見,但依然透露出一種獨特的韻味。

這些小樓雖然曆經風雨侵蝕,但其結構依然堅固,仿佛在默默地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眾人依次在天井中的那排整齊擺放著的小木椅上緩緩坐了下來。

此時,村裡來了好幾位麵帶笑容、熱情洋溢的婦女,她們動作麻利地開始為大家忙碌起來——有的負責生火,有的則熟練地拿起水壺接水並放到灶台上燒開,還有的從櫃子裡取出茶葉準備泡茶。

就在這時,村支書李大猛快步走過來,臉上堆滿了笑意對張市長說道:“張市長啊,我剛才已經安排村民們下去清理道路了,估計一個小時多一點就可以清理完了。晚點的時候呢,請各位司機同誌把車都開到山上來吧。

這次您大老遠親自到我們李樹村視察工作,實在是太辛苦啦!無論如何,您可得在這兒多待會兒呀。

您就放一百個心吧,咱們這個小山村雖然偏僻,但絕對是安全的!

而且啊,不瞞您說,我們這些村民心裡頭都憋了一肚子的委屈和苦惱想要跟您講講呢。

張市長,現在您可算調到我們這當領導了,對於我們來說,您就是救苦救難的大救星啊!”

(未完待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