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變化和不同(2 / 2)

而張華呢,還是那不變的“務實、穩重、能吃苦”這七個字的標準和要求。

說實在話,幫著張華處理其他事務,像是把張華的專職司機王滿倉調到省農業廳來,並落實他的正科級待遇等等這些事情,對於廳辦主任王五一而言,根本就算不上是什麼難事。

然而,唯獨在為張華廳長挑選配備秘書這件事情上,著實令他感到頗為棘手和為難。

這裡麵其實沒有很複雜的緣由,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張華太過年輕了,他今年不過才區區三十二歲而已呀!

要知道,廳裡麵那些副處級以及正科級的筆杆子們,他們的年齡也基本上都跟張華差不了多少啊。

想象一下,如果秘書的年紀跟領導不相上下,甚至有可能比領導還要年長一些,那這樣一起外出開展工作的話,不管怎麼看都會讓人感覺怪怪的,總覺得不太像那麼一回事兒。

實際上,王五一也是完全是出於對張華的周全考量。

難不成要給張華廳長尋覓一個年紀比他還要年長的秘書嗎?

在現實的職場環境裡,是否存在秘書的年齡大於領導的情況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數量並不少。

通常來說,從事秘書工作的最佳年齡段大致處於二十五至三十五歲這個區間。

然而,在日常工作當中,有一部分高級秘書憑借著自身所積累的豐富經驗以及卓越的專業技能,即便已經超過三十歲甚至更年長一些,依然有可能獲聘擔任該職位,並且不會受到年齡因素的製約。

不過,能夠成功領導這類資深秘書的,往往都是那些具備相當高水平與強大能力的領導乾部。

畢竟,秘書一職絕非僅僅隻是幫忙撰寫各類材料這般單純而已。

有時候,他們扮演著助理的角色;有時候,則充當著隨身攜帶的出納人員;更為關鍵的一點在於,他們偶爾還會成為領導身旁的高級參謀顧問。

對於那些擁有高超水準的秘書而言,其他方麵的工作職責或許並非最為緊要的,反倒是作為高參的這一職能顯得尤為突出。

這些秘書在幫助領導乾部“出謀劃策”方麵展現出極其出色的能力。

也正因如此,一般級彆的領導乾部著實難以有效掌控並駕馭得了他們。

還好,張廳長也並沒有要求秘書很快到崗,隻是讓王主任幫著慢慢找就行了,反正廳機關及書出來吧?

張華沒有急著去看分給自己的那套住房,而是想儘快的融入工作中來。

從縣委書記升職到省直機關的一個副廳長,這絕不僅僅隻是簡單的崗位變換,更是一次工作方法的全方位、深層次變革。

在縣委書記這個職位上,需要直接麵對基層民眾,處理各種繁雜瑣碎但又至關重要的事務,比如解決鄰裡糾紛、推動鄉村經濟發展、落實各項民生政策等等。

工作方式往往較為具體和實際,注重現場調研與實地解決問題。

然而,當晉升至省直機關擔任副廳長後,工作視野一下子變得開闊起來,所關注的不再僅僅局限於某個縣的局部情況,而是要站在全省的高度去思考和謀劃戰略布局。

此時,更多地需要運用宏觀思維來分析問題,製定全局性的政策方針;同時還要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係,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與高效利用。

此外,在溝通交流方麵也有了明顯變化,不僅要與上級領導保持密切聯係以準確領會指示精神,還需與其他平行部門以及下級單位進行有效的信息傳遞與協作配合。

總之,這種工作方法的巨大改變對於新上任的副廳長來說無疑是一項重大挑戰,但也是實現個人能力提升和事業發展的絕佳機遇。

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兩個崗位的不同,張華認為:一個是“同誌們,跟我衝!”另一個是“同誌們,給我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