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要去多寶閣挑選禮物,夏初高高興興的去了。
她不僅給朋友們挑了,還給臨安的家裡人每個人都選了禮物。她算了一下價格,一百兩差不多夠了。可惜賈青蕪沒給她付錢的機會,隻說是家裡的鋪子,這點東西不用給錢。
掌櫃的得知這是大娘子失散多年的女兒,當然不敢收錢。這錢記在了賈青蕪的賬上,之後徐嬤嬤過來付了錢。
時間悄然來到了冬季,賈青蕪給夏初做了七八套衣服,全是最時新的,小姑娘們喜歡的樣式。
夏初物欲不高,給什麼穿什麼,也不挑剔。她日日去學堂上課,偶爾央著賈青蕪四處去玩。徽州有名的地方被她們跑了個遍。大概是穩定的生活,和夏初安然留下的態度,再加上四處散心,賈青蕪很久沒有犯過病了。
而且她看著一日比一日健康,賈家人都很高興,對夏初的態度越發親近和藹。時不時送些東西來,尤其是上頭兩個舅舅,去了其他地方回來,總會帶些小玩意兒回來,家裡人人有份。
就連賈老夫人,跟著練五禽戲,身體竟然康健許多,偶爾跟著出去玩一趟,也不會精力不濟了。
最高興的是賈宛霖和賈宛晴,家裡最多帶著去寺廟裡玩玩,其他地方去的不多,都是大忙人。有了姑姑和表姐,經常能出去玩。
這日賈青蕪竟然主動提起了想去遊湖釣魚,不過被徐嬤嬤勸了,“如今天越發冷了,可不敢再去湖上吹風了。”
“是啊,娘,等明年春天,咱們再去釣魚吧。”夏初想起白日賈宛霖說的事,道:“聽說最近有高僧在下尖塔講經,要不我們去瞧瞧?”
賈青蕪有些失落,不過也知道天氣冷,去湖上恐會著涼。高僧講經也值得一聽,她這幾年在寺廟中待得多,也學了一些佛經。便點頭答應了,“好。”
“這次不帶宛霖宛晴去了,她們年歲小,少聽這些。”夏初想到賈宛霖一臉期待,隻能抱歉了。畢竟她們年紀不大,又是心性未定的時候,萬一被說動了,要出家她可擔不起這個責任。
“是這個理,夏姑娘懂得真多。”徐嬤嬤稱讚,心裡卻笑,這年紀說差也差不了多少。夏姑娘卻把自己當成了大人一般,這話搭上她那張還帶著些稚氣的臉,顯得有些可樂。
下尖塔,下尖塔,其實並不是下麵尖的塔。它跟所有的塔一樣,下粗上尖。至於這名字的由來,還有一則神話故事。不過這故事過於荒誕,說的是這塔下有黃鱔成精,後被二郎神消滅的故事。
夏初一聽就過,也沒深究。
有高僧過來,來了不少信男信女。更有不少僧人成群而來,但現場卻並不喧鬨,大家都壓低了聲音說話。
夏初她們來得早,可仍然沒有占上位置。
下尖塔附近被圍了個嚴嚴實實,她們根本走不到近前,更彆說聽講經了。
夏初踮著腳瞧了瞧,“是我思慮不周,沒想到竟有這麼多的人。”
“沒關係,不如……”賈青蕪不好意思的指著一處村莊,“我看那裡有個湖,不如我們去釣魚?”
夏初聽得一愣,沒想到賈青蕪竟然愛上了釣魚。不過說來也是,若她像賈青蕪那樣,杆杆不落空,她也愛釣魚。“可是我們沒有魚竿和魚餌啊。”
“啊,也是呢。”賈青蕪肉眼可見的失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