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宮之後,朱雄英才得以入場。
行至殿中央,朱雄英麵向朱元璋,毫不猶豫地跪地,開始行三跪九叩之禮。
額頭觸碰地麵,發出輕微的聲響。
讚禮官在一旁唱著禮,把控著整體的節奏。
禮畢,李善長雙手捧著冊寶,緩緩從旁側走來。
接過冊寶的朱雄英起身,又向朱元璋行三跪九叩之禮,以謝皇恩。
他清脆的聲音在大殿內回蕩:“孫兒謝皇爺爺隆恩,定當勤勉向學,不負所望。”
等朱雄英接受完冊封以後,在朱元璋身旁的杜安道才往前一步,手裡拿著詔書。
一時間,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皇室宗親,皆整齊劃一地撩起衣袍,雙膝跪地。
杜安道看到眾人下跪後,把詔書打開緩緩朗聲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以眇躬,膺受天命,肇基江左,廓清華夏,踐祚以來,兢兢業業,唯願大明昌盛,百姓安樂。
……
……
……
今朕特頒此詔,於洪武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冊立朱雄英為皇太孫。
望爾等文武百官,宗室親眷,鹹聽朕命,一體知悉。
自即日起,當竭儘心力,悉心輔佐皇太孫成長,如事朕躬。
待及年歲,佐其父朕之長子朱標,共擔大明重任,為我大明開萬世太平。
如有違逆朕意,心懷不軌,妄圖擾亂朝綱、危害皇太孫者,朕必以國法嚴懲,絕不姑息!
欽此!
——————
念完之後,百官也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捋著胡須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聖旨用朱元璋的話來說就是咱厲害。
咱標兒也厲害,但是咱的乖孫更厲害。
以後你們不止要聽咱的,還要聽標兒和咱乖孫的。
你們要是不聽,可就彆怪咱下手了。
至於其他方麵,朱元璋倒有著自己的思量,並未給朱雄英過多特殊的優待。
朱雄英依舊住在東宮,與朱標共用同一套班底。
畢竟朱雄英年紀尚幼,即便此刻給他單獨配上班底,以他的年歲閱曆,諸多事務也難以親力親為,反倒容易滋生亂象。
不過,為保朱雄英安危,朱元璋特意為他配上了一隊百人侍衛。
這百人侍衛皆精挑細選,個個身手矯健、忠誠可靠。
侍衛統領由常升和常森擔任,二人各率五十人,分領左右衛率。
朱元璋這般安排,背後實則藏著一番苦心。
自常遇春英年早逝後,常家的擔子便落在了常茂肩頭。
常茂世襲國公爵位,既要打理家族諸多事務,又要在朝堂之上周旋,著實不易。
再讓他分心去做侍衛統領這類具體差使,顯然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