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龍舟節,陛下攜皇室諸人於奉安殿舉行祭祀儀式,祈求大晟風調雨順。
大長公主和聞瀾之也在其中。
民間的寺廟也是比平日多了不少香客,均是趕著節日來祈福的。
大慧寺亦是如此。
對著謝清月在大慧寺建佛殿造佛像的事情傳開,大慧寺的香火就比往日好了不止一點,畢竟誰不知道謝清月是個什麼情況啊。
原來病秧子似的人夢到了神仙病就好了,又得了大長公主喜愛,甚至以庶女的身份和頤安王定了親,實打實要做王妃的人。
她選擇大慧寺肯定不是沒有原因的。
百姓們真信還是假信無所謂,隻要他們心裡有告慰,來就是了。
大慧寺也很苦惱,之前初開時無人上門,如今名聲大噪人多了亦是不好。
許多事都很不方便做。
再加上要盯著造佛像的這夥人,他們的人手明顯的更加不夠用了。
監院一言大師跟方丈建議:“不如從那裡調些人手出來?”
方丈慧聽乾瘦的臉上平靜如水,眼神亦是沒有什麼變化,隻是輕輕地看了過去。
一言大師自知失言立刻閉了嘴,過了一會才苦惱的道:“今日人實在是多,若是這佛像造好了,怕是來的人隻多不少,咱們又不是真的正經做和尚,來的人多了,目標就多了,人手不夠用難道就看著到手的鴨子飛掉?”
他看中的也不全是錢財。
大慧寺名聲大噪,不僅上京城來的人多,外地慕名而來的也多,這些人裡拖家帶口的不少,小富之家更多,帶的姑娘一個比一個水靈,他看了是真舍不得放走。
目前看來建佛像好處多多,但也有壞處。
他們要分出一部分人看好建造佛殿佛像的匠人,要花平日裡幾倍的人手接待來往香客,這便分不出多少人手去做其他了。
方丈這才開口:“殿下大事將近,不易節外生枝。”
方丈的意思是分不出人手便安靜些時日,靜待上京的消息。
大慧寺在上京是有眼線的。
但謝清月他們做事極為謹慎,即便是設套離間吳謙和周衡亦是利用假舒儀讓吳謙自己上鉤,這事傳回大慧寺也不會引起懷疑。
吳謙、周衡、方丈三人雖然是合作關係,卻也是各自為政,他們有合作,但人手並不重合,故隻要不是他們三人傳出去的消息,他們的人出事另一方並不會察覺。
這就是謝清月一番操作之後要的效果。
製衡住吳謙和周衡,進而穩步推進大慧寺的行動,步步深入。
這是一步險棋。
但凡吳謙和周衡有一個是個不管不顧的性子,大慧寺的計劃肯定夭折,搞不好還會被他們從中看出端倪查到謝清月。
好在不是。
能夠在大晟潛伏多年且盤下這麼大的場子的細作,可以陰險毒辣謹小慎微,可以膽小如鼠心思算計,但絕對不會是做事衝動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