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原主也就才十歲,妹妹秦建芳兩歲。
大兒子跑去當兵了,秦家的人都很擔心,原主到時候會不會也跑去當兵,因此將人看的很緊,生怕原主會偷摸摸的跟大哥秦建國一樣跑去當兵了。
其實這個擔憂完全就是秦家人多餘的。
原主跟哥哥秦建國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類型的人。
哥哥秦建國很調皮,一天不蹦跳一下就心裡麵不得勁兒的那種,用土話怎麼說的,就是皮猴子上躥下跳的沒個消停的時候,坐不住,而原主不同。
原主的性子有點像秦奶奶喜歡安靜,坐在那兒看小人書能看一天都不膩。
彆看原主的形象是個柔弱的書生,但實際上原主的武力值並不比哥哥秦建國差,畢竟秦家人的力氣都是出了名的遺傳,隻是這個事情並沒有傳揚出去。
給人原主很好欺負的那種感覺。
但原主也不是一個惹事兒的人,隻要不招惹到他頭上,什麼都好說,若是招惹到他手上來,原主那黑芝麻湯圓的心能把人給坑死,讓你有苦說不出。
妹妹秦建芳出生的時候家裡麵不太好,那個時候也才大饑荒剛過。
物資什麼的特彆的緊張,所以在母親懷著妹妹秦建芳的時候,營養不良,導致小家夥剛出生就病歪歪的,從小就體弱的很,被一家人都護著寵著。
但秦建芳並沒有因為家人的寵愛而變得不知禮數。
本來按照政策原主早一年的時候就該下鄉了,不過原主因為上學晚還沒有高中畢業,等到原主剛拿到畢業證,知青辦的負責人就找上門來下通知了。
沒辦法,這個年代家家戶戶都要有人下鄉,尤其是原主的父母的身份擺在那裡的,他們也不好給原主開後門什麼的,要不然在這個敏感的時代,容易被人抓小辮子。
原主也沒有鬨,就主動報名下鄉,因為態度好,加上家裡麵的關係,原主被分配到的下鄉的地方還是不錯的,隻要乾活兒就能夠有足夠的糧食吃飽穿暖的。
正常來這是原主本來該分配到的地方的。
但是不知道中途出現了什麼狀況,等原主拿到自己要下鄉的地方後,發現跟他們一開始得到的消息不一樣,原主被分配到的地方十分的偏僻。
這裡的交通非常的糟糕,向陽大隊的小河村,就是距離鎮上都有十幾公裡的路,而且還都是山路特彆不好走,原主的父母私下調查過,好像是工作上的一個競爭對手搞的鬼。
對此原主的父母雖然恨死那人了,但也不好說什麼,隻能夠給原主準備好物資。
原主下鄉的時候大包小包的東西很多。
剛到的時候看到原主這麼多東西,還被盯上了,隻是原主很敏銳也很聰明,察覺到了不對勁兒,擔心自己會被人算計,所以一直都很低調,表現的很是普通。
根本讓人看不出來原主是一個有錢的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