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風流小叔俏寡婦11(1 / 2)

當夜就有丫鬟去衛衡的院子,找那個小廝槲生。

槲生生得矮小精悍,處處瞧著都平平無奇,放人堆裡都找不出。

丫鬟將一個信封交給他,“勞煩小哥交到六少爺手中。”

這信封第二日被送到衛衡手上,摸著薄薄的,裡頭應當是信,可下頭還有兩顆硬硬的不知道什麼東西。

衛衡拆開,拿出來,一張信紙,一張銀票。

最下頭的倒出來,是兩顆小小的珍珠耳環。

元寶站在一邊,瞟瞟那耳環,又瞟瞟衛衡的神色,最後落到他手上的那兩張紙上,“少爺,她給了多少錢,信上寫的啥?”

衛衡把那耳環攥在手心,“這你不能看。”

元寶撇撇嘴,轉身背對著衛衡站好,“我不看,少爺,你可以看了。”

衛衡這才打開信紙,上麵娟娟秀秀隻有兩行字。

“給你的本錢,贏了,不許給元寶,要給我。

還有,這珍珠成色不好,我不喜歡,你下回歸家,給我帶副好的。”

衛衡簡直拿她無法。

他說的,她是一句沒聽進去。

自顧自地,就開始跟他“偷偷的”了。

可他拿著那封信,那副耳環,那張銀票,又覺得心頭發熱。

許久沒有人這樣念著他,對他好。

過了兩日,蘇燕寧收到了他的回信,他把她給銀票雙倍還了回來,隨信來還有一副圓潤光澤的珍珠耳環,確實比她之前那兩顆成色好多了,蘇燕寧把它放在一邊,“真是聽不懂話,我是讓他歸家,而不是要他這點東西。”

她又打開信紙,衛衡寫了滿滿一張,無非又是些勸她離他遠點的話,又細細說了鄔氏的禁忌,家裡哪些人心思多,反複勸她在家小心,不要被鐘氏算計,她慣有哪些手段。最後他寫,月底休假,他會回來。

最後一句墨跡更深,像是新磨的墨,後頭添上去的。

蘇燕寧把信紙攤在桌上,拿筆把那些他讓她離他遠點的話全部抹了,又在最後寫了三個字:“知道了。”

這封信被送回衛衡手中,他拿到,簡直哭笑不得。

元寶瞧著那信紙背後透出來的深深的墨跡,心想,這四夫人到底寫的什麼,彆是把墨水打翻了吧?

衛閔下葬後,衛家的日子漸漸又回到從前,平靜的假麵下暗流湧動,鄔氏同鐘氏鬥著,旁的人幫著、瞧著。

蘇燕寧跟著鄔氏,早已徹底開罪了大房,她行事更無忌憚,屢次向鄔氏獻計,更惹得鐘氏忌恨,也讓鄔氏對她更加滿意。

她隻是一個下九流的戲子,嫁入衛家一個多月丈夫就死了,可如今這家裡沒人敢輕視她,至少麵上,都是客客氣氣的。

她久居後院,偶爾上街或者到鋪子裡去,偶然間聽得茶館裡一群書生在討論,說到當今太子。

原劇情中也有這麼一回事,太子主持修建南山行宮,那行宮一處高台用巨石壘起,巨石不慎滾落,死了十幾個工匠。

此事被人咬住不放,大肆宣揚,到處散播一些對太子不利的言論,那群文人學子,辯論起來就不管不顧,事情鬨得越發大,傳到了天子耳中。

此事涉及儲君,皇帝命了大理寺徹查,最後查出巨石滾落不過是意外,太子所行找不出一絲錯處,工匠死後,他也安排人好生安葬了他們,並妥善安排了死者家屬。

一切不過是有人在故意散播謠言。

帶頭的那幾個人很快被揪出來,帶入了大理寺獄。

太子轉頭前往建州平了匪患,從此無論民間朝中,皆無人再拿此事來說。

原劇情不過是圍繞著衛家的爭鬥在寫,隻寥寥幾筆提到了天下局勢,南山行宮一事之所以被提到,還是因為太子最後去剿匪的建州,就是當年衛衡父母遇難的地方。

他們押送的那批珍寶,一半被永遠埋在地下,一半被山匪挖出來據為己有,太子剿匪後將所有財物物歸原主,衛家得回了這麼一大筆東西,三房人都死絕了,大房二房又為這些東西鬥了好幾個回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