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璣,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由來。
“既然見不到,那你不必再去守著了。”
乍然聽見這淺淡的一句話,夙夜頓時心裡緊繃的出了一身冷汗,還認為是自己如此之久的時日辦事不力,陛下要懲罰於自己。
卻不想天子確實也隻是字麵上的意思,仿若能洞悉夙夜心中想法的目光將他籠罩在內。
即使作為一個躲在黑暗中的影子也根本無從遁形。
“天亮前,你去暉善寺看看。”
淡淡吩咐過,天子的身影便從夙夜身側掠過,掀動了一小陣沒有溫度的微風。
暉善寺是泱朝國寺,並不處於皇城當中而在百裡之外的臨山,如若有重大的祭祀祈福,天子便會儀仗啟程路途兩日到國寺舉行。
不過近年來風調雨順,便鮮少再出皇城到寺廟當中。
更能安定民心的是陛下第六子降生祥瑞,聽說當時漫天佛光普照於落辰宮,護佑泱朝帝王最年幼的皇子安穩誕生於曙光之前。
六皇子初降生就不似尋常嬰兒,反而麵容粉白眉眼帶笑。
尤其是天生眉心一點朱紅,好似哪位得道高僧轉世而來,是當時廣傳天下,震懾三洲的天賜喜訊。
唏噓的是喜訊不久便帶上了喪訊。
為陛下誕下祥瑞之子的辰妃在幼子剛滿周歲時突然與世長辭,先前沒有病痛也無任何征兆。
突然就殞命在了幼子當前,麵容平靜毫無損傷。
當時也如二皇子當年那般起了命中克親的風言風語,不過都被陛下一力壓下,並且當時做決定將還僅是嬰孩的六皇子送入了暉善寺。
作為泱朝天降佛子鎮守寺廟,護佑江山風調雨順,萬民順遂安康。
夙夜知曉陛下既然讓自己去暉善寺看看六殿下,自然是不可能僅僅是看看而已。
如此之久的父子彆離恐怕也是有些言語要交代的。
他順而疾走幾步跟上了帝王的身影,默默無聲的遵循著前麵人走過的痕跡。
一步一步,半分不逾矩的跟隨至殿外旋梯前,又隨著邁上冗長石階,觸過被整整一天日光曬過,還殘留著溫熱的雕花扶手。
視線逐漸隨著登頂觀星台,變得廣闊一片。
即便在如此炎熱的季節裡,處在高處吹刮在臉上的風流依舊顯得冰涼。
這就宣示著古往今來都毋庸置疑的一句話。
高處不勝寒。
夙夜將視線從一覽無餘的高矮青瓦光亮中收回,默默望向已經立於亭柱旁的帝王。
世人都仰望追逐著能捏攥在手中的權利,卻隻有在一腳一腳往高處攀爬的途中,才能深刻於心的感受到那是何種身不由己和痛徹心扉。
帝王身處於高位,大概早已經厭煩了看那入目所及的燈火和炊煙。
次次都出神的仰起視線,去望向於自己龍椅也遙不可及的更高處,去留戀虛無縹緲且過於神秘的星空。
看罷多時,寂靜到隻能聽到耳側刮過風流聲中,才再次響起了帝王情緒難以捉摸的詢問。
“你可知曉,天璣代表了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