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水勢和山勢或許可以讓發電更強。
可是無法用在自身!
修仙界發展這麼多年,也有人發現過這種現象,在幾千年前就有對應的記載,可直到現在,也沒人研究這些。
想發文章基本不可能。
不知道老天師們是糊塗了還是怎麼了,居然讓這種文章刊登在《天師度》上。
唯一的優點可能是有新意?
要知道《天師度》作為雷法中排名第三的邸報,本來預計的文章刊登量是一個月三篇。
可這兩年以來,基本每個月都用不滿三個名額。
上個月甚至隻有一篇。
今天已經快到月末,陳景這篇文章才是第二篇。
雖然不如《自然》權威,但龍虎山的所有人都想在自己家的邸報上有一篇文章。
可大部分都是夢想。
“南豐師叔到底看上了這文章的什麼內容呢?”
寧欽一直在思考。
很多文章都是看起來很差勁,覺得自己也能發出去,實際上真的去做了才知道背後的水比南海還深。
而且這篇文章還掛上了各位師叔的大名。
要知道邸報為了杜絕假冒他人名義的現象,他們這種親傳弟子都隻能掛師父的名字。
寧欽想把王文卿加上去都會被罵。
“難道是這個所謂的場?”
文章提到的“量”毫無新意,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和道祖的差距來源於量,不算什麼創新。
天地生氫也隻是一種說法,無法證偽,隻能保持觀察意見。
寧欽想和文章的作者聊一聊。
他拿出屬於自己的邸報玉牌,在天師度上找到文章,隻需要點擊作者就可以看到聯係玉牌的序號和對應的真名。
寧欽看著玉牌投影出來的內容,道:“聶桑?是誰?難道都是散修?”
至於其他的幾人,他都沒有任何印象。
一旁的師弟見他沉思,道:“師兄,彆看了,這四人都是散修,全都是第一次發文章,這個陳景更是不知道是誰,聽說今天還和師叔他們論道了,也不知道說的什麼,傳的玄之又玄!”
“都是散修!”
寧欽吞了口唾沫,覺得事情沒這麼簡單。
他們這些自家人想在龍虎山的邸報上寫文章都很難,更彆說散修。
他在三教邸報中一個一個查找陳景、聶桑等人的名字信息,還真讓他發現了什麼。
“這個姚伊蘅在儒道《周禮》上以第二作者寫了一篇關於星象的文章。等等,我去,君子門生!”
寧欽繼續查找,隨後瞪大眼睛。
“這個陳景似乎也是儒道,居然在《大學》上發表了一篇一作文章,是一個人嗎?也是今天才刊登出來,奇了怪了!”
寧欽看著這篇名為《大學問》的文章,發表時間也是今天。
文章是對儒道《大學》一書的深入剖析,陳景是第一作者。
第二作者是一個昵稱:樂山。
不知道這兩個陳景有沒有關係。
如果是,那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邸報上雖然有對應的門派文脈等信息,但兩個陳景都寫的是散修,無門無派。
總不能在一天之內冒出兩個天才散修。
一時間,陳景之名在龍虎山甚至各大道門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武仙北冕座長城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