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把絲綢上麵的電荷平衡之後,張道林再次嘗試,果然形成了一樣的爆炸頭。
同理,使用絲綢摩擦琉璃棒,可以更清楚的展現靜電。
“凡人,也可以使用雷法,隻不過,和真正的雷電之間,有量的差異。”
陳景在文章當中寫下了幾種摩擦起電的小實驗,所有人都可以複刻。
這些實驗很多凡人都知道,但對於練氣士來說,反而不會仔細研究。
任何文章都需要足夠的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一般都是理論結合實驗,讓對方無法反駁。
邸報不是要創新嗎?
元素概念的提出,陰陽電荷的本質,電場與磁場,凡人的雷法,都是創新。
如果按照陳景的習慣,一個創新點就可以寫一篇文章,俗稱水論文。
但他現在毫無背景,想要被認可,必須多耗費精力。
在文章的最後,陳景提出了陰陽電荷對道法的啟發,包括雷法的缺陷如何改進,不同物質的導電性,雷法的能量損耗程度等等。
想要提升雷法的威力,不僅可以提升量,還可以提升能量的利用程度。
張道林有很多不懂,但陳景根本不理他,迫切問道:“寫完了嗎?我們投哪個邸報?”
他在聶桑那裡借來了三教邸報玉牌,點開雷法的部分。
直接選最好的邸報開始看。
陳景也在思考。
排在第一的是白玉京主辦的《自然》。
第二是五行觀主辦的《天人感應篇》。
都是綜合性邸報,不單獨屬於雷法。
第三則是純雷法的邸報,來源於龍虎山天師府,《天師度》。
五雷正法的根源就可以追溯到天師度頭上。
至於天師度的開創者是誰就不必多說了,姓張,囂張的張。
陳景還沒有膽子頭鐵到第一篇文章就投《自然》,最後還是選擇了《天師度》。
張道林不僅不覺得陳景膽子大,反而心情澎湃:“天師度嗎?我也覺得天師度不錯。”
可他等了半天,也不見陳景有投遞文章的想法。
隻見他一直查看《天師度》上麵的文章。
張道林又問道:“這是乾什麼?寫完了才看彆人的?不應該寫之前看嗎?”
沒寫之前還可以借鑒,現在已經寫完了再來修改,那不是破壞了原有的結構嗎?
陳景選擇了幾篇天師度上麵的雷法文章,開始修改自己的引言。
引言之所以稱為引言,必須要引彆人的言,從而證明自己的研究。
想要否定陳景的說辭,就必須先推翻這些文章的結論。
沒有引言的文章,不算是論文。
想發在哪個邸報,就把他們的相關研究全都引(誇)一遍。
完成引言修改後,陳景終於鬆了口氣。
“成了!”
張道林接過文章書稿,仔細閱讀起來。
這次他有問題,陳景倒是不厭其煩的回答。…。。
聶桑本來對這篇文章毫無興趣,但看到張道林重複小實驗,也覺得挺有意思:“還真有電的作用?”
她聯想到陳景一開始測量妖族和人體的電流,似乎想到了什麼:“難道我們體內也有所謂的陰陽電荷?就因為電荷的存在,所以能夠使用精神力。”
聶桑使用精神力去探測,並沒有感知到天地周圍有電的存在。
她喃喃道:“陰陽平衡嗎?”
聶桑似乎明白了陳景的意思。
世間所有的物質都是陰陽平衡的狀態,如果平衡被打破,就會出現電場。
她問道:“和道家的太極一樣?陰陽相合產生萬物?”
張道林點頭。
陳景將文章署名寫好,分彆是陳景、張道林、聶桑、姚伊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