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她的眼神變得鋒利,“你們以為古墓就隻是石門和鐵鎖嗎?它們也有生命,也有靈氣,而這些古董,就是引導它們的關鍵。”她的聲音裡帶著幾分嘲諷,“你們所知道的‘盜墓’,隻不過是外行人的看法而已。”
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尤其是從她眼神中透露出來的冷意。
我心中一震,忽然意識到,這個女人和她身後的人,不僅僅是來找古董的,他們的目的,遠不止是盜墓那麼簡單。她們的行動,似乎隱隱與某些更深層次的秘密掛鉤,而這些秘密,或許與曆史的真相和權力的更替有關。
在這個危機四伏的環境中,我的心跳開始加速,感覺到了一種不可言喻的緊張和不安。而那個盒子,九叔帶回來的盒子,也在我心中持續留下了揮之不去的謎團。
我一直沉默著,目光未曾離開那塊玉石,內心卻陷入了複雜的思考。
眼前的女人似乎並沒有注意到我的猶豫,反倒是她的一些話讓我心中更加震動,隱隱有些不安。她所提到的北派盜墓者,和我以前聽過的那些關於盜墓的故事顯然不同,似乎包含了更多未知的層麵。
北派盜墓,自古以來便是以技巧與策略見長,和南派的暴力直接、粗獷不同,北派盜墓更注重的是“謀”和“識”。傳說中,北派盜墓者往往精通天文地理、風水堪輿,乃至一些遺失的古老符號和陣法,所謂“以物引道”。他們通過古物的共鳴,能準確地找到隱藏在地下的墓葬。
而北派盜墓的曆史,也往往比其他派係更加曲折複雜。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北方的中原王朝就有“盜墓”這一說法。
彼時,墓葬被視為亡者的永恒家園,幾乎所有的貴族都在死後享有與生時相等的尊榮。隨葬品尤其是銅器、玉器、古書以及各種寶物,成為盜墓者的獵物。
隨著時間的推移,盜墓的技術逐漸成熟,北派盜墓的特點也日益鮮明。
中原的盜墓者開始利用更為精妙的工具和手段,甚至可以通過一種特殊的“感應式技藝”,利用已知的古物或遺址來判斷墓地的所在。例如,傳說中的“天眼銅鏡”,就是北派盜墓者最為倚重的工具之一,能夠通過銅鏡的反射捕捉到墓地中埋藏的磁場波動。
正因如此,北派盜墓者的修為要求極高,往往不僅要具備過人的洞察力,更需要對墓葬中隨葬物的類型、曆史背景、以及這些物品的“氣場”有著深入的了解。
就像眼前這塊玉石,某些曆史學家認為它象征著某位帝王的權力,而這一切的背後,都與墓葬中的氣場變化、古物的能量共振密切相關。
我將這些知識迅速理順,試圖從中找到某些蛛絲馬跡。
顯然,這塊玉石、銅器,以及我之前從九叔那裡接觸到的一些古董,都與這些古墓的“開門鑰匙”息息相關,而那位美女所說的“共鳴”,不禁讓我聯想到這些盜墓技術背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