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的確是很生氣,甚至有幾分是怒火中燒的感覺。
他一直敬重這個舅舅,無論是在國事上,還是在一些私事上,也都願意聽一聽他的建議。
無論是否采納,也都會給他一點體麵。
可是這一次,孫無傷的做法,的確是踩到了李政的底線上!
大雍聖人寵愛皇後,這是大雍人人皆知之事。
孫無傷又怎會不知?
李政想要支持謝初夏做這件事,不僅僅是因為他喜歡謝初夏,更是因為他已經深刻地意識到,若是能順著謝初夏的心思去做,將會在未來給大雍帶來更多的好處。
就好比最初建立女學時,那會兒朝堂上便有人反對。
可是最終的結果呢?
大雍的女子都能識文斷字,精通算學,南來北往的那些客商們、使者們,都有一種果然是天朝大國的感覺。
尤其是一些貧瘠的小國,更讓他們意識到與天朝上邦的差距!
不僅僅是這種顏麵上的好處。
李政也有注意到,因為近兩年一些女子走出家門,可以在一些作坊或者是鋪麵裡做事,不再如同以往隻能在家洗衣做飯,所以很多普通百姓家的日子明顯有了好轉。
這可不是李政自己胡亂猜測的。
早在謝初夏安排了第一撥女學結業的人開始在各行各業裡做事後,他便讓人盯著呢。
比如說一位劉氏娘子,她十四歲便領了結業證書,隻是識得了常用字,也會最基本的算學,之後就入了一家鋪子裡做帳房先生。
這位劉娘子一個月能得十二貫錢的月銀,除此之外,逢年過節,還有鋪子的一些福利。
供應她的那戶人家,如今日子明顯有了好轉。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娘子們是在家中勞作。
她們通過女學中設立的技學而學會了紡紗織布,而且還有鳳海司與工部合作弄出來的織布機,她們不需要在外麵拋頭露麵,便能在家中賺到銀錢。
不止如此,還有那些專門學習了各種繡技的娘子們,有的則是直接就進了官署的織造司。
這些女人明明可以幫助家裡過的更好,那為什麼就不能允許呢?
她們不會舞刀弄槍,也不會與那些科考的學子們一辯究竟,隻是安心做好分內事,這又有何錯?
如今的鳳語閣亦是如此。
不過是不能讓男人們過分欺淩女子罷了,孫無傷又為何這般強硬?
李政心中不悅,但礙於甥舅情份,還是得派人去慰問一番。
他剛要去萬福殿,就被太後的人請去了慈儀殿。
“皇帝,我知道這次的事情,是你舅舅做的太過分了些,他也並無歹意,隻是擔心一旦過度維護女子利益,會傷害到國本罷了。”
李政冷臉道:“母後這話不妥。不過就是不讓男人動手打女人,豈會傷到國本?且我堂堂男兒,豈能對柔弱的女子動用暴行?這絕非君子所為。”
“你說的是,無論如何,這回是你舅舅錯了,你就原諒他一回。聽聞他病倒了,也不知是否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