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聖人專情與否,與你有何關係呢?
房茵茵似乎是受到了打擊,轉念又想到自己自幼長於房府,父親也同樣是有小妾的,而且她的兄長也一樣有,所以,她憑什麼就一定要去要求靜王呢?
真的是她想要的太多了?
謝初夏其實也在思索這個問題。
她有意抬高女子身份,但是不許男子納妾這件事,她是想都沒想過的。
因為這壓根兒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莫說是這個時代了,就是前世她生活的地方,已足夠提倡人人平等了,也已經落實一夫一妻製了,可是結果呢?
無論是養小三小四的,還是直接離了再娶的,又或者是直接都養在一起的這種人家,絕不在少數。
所以,有些事情,是沒有辦法絕對製止的。
在如今這個時代,她能儘力抬高女子身份,就已經很不容易了,絕對不敢再指望太多。
至於房茵茵是否能想明白,那就是她自己的事了。
現在太後還活著,身為嫂嫂,謝初夏自然還是要管束一下靜王與靜王妃的和睦。
他日若是太後仙逝,謝初夏可不願意再管這種家長裡短的瑣事了,太費神,而且還不落好。
謝修文自請上書能留在錦州或者是附近,以儘孝道。
謝瑾還在守孝,謝修文這樣做,更讓人覺得其品行上佳,不是那種隻顧著自己前程的無情之人。
最終,李政還是給予了批複。
謝修文暫任錦州刺史,這是一個正四品的官職,比起他曾經在京城的差事而言,自然不算是升官。
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不過是一個過渡,等到謝瑾出了孝期,謝修文必然是要調回京城任職的。
至於謝五郎,被安排在了錦州負責鳳海司在錦州等總共五州的相關事宜,看似是沒有回京城,但是實際上要做的事,比在京城時還要更多。
謝四郎被調回京城,升任正四品禮部侍郎。
謝四郎在之前就曾任國子司業,如今調入禮部,倒也合適。
而且聖人有意讓他多參與科考相關事宜,謝四郎手中的權利,可是不小。
偌大的一個謝府,如今就隻有謝四郎一家四口回來,不過,這也等於是給了所有人一個信號。
謝四郎一家子初一回京,便於次日進宮請安。
許芳華特意將兩個孩子都帶上了。
謝榮暉是謝四郎的長子,也是聖人較為滿意的太子伴讀人選。
得知他們進宮,聖人便先一步差人將謝四郎及其長子叫到了太極殿。
許芳華也知道這是聖人對謝家的恩寵,自然是心中歡喜。
隻是,難免又擔心兒子會惹禍。
謝榮暉比太子要年長兩歲,年紀上而言,自然是合適的。
一年未見,謝初夏再見到她時格外親切,幾句話的功夫,便濕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