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薇她們村叫鄒家莊,楊文鬆他們村叫楊家莊。
都在這一條路上。
鄒家莊在前邊,楊家莊在後邊,中間還隔了兩個村子。
鄒薇家正好靠著大路。
新修的房子,兩層樓。
看著挺氣派的。
鄒薇家裡是開豆腐坊的,條件一直都不錯,就她這一個女兒,而且鄒薇又是在華鼎上班,工資待遇不低。
家裡自然就蓋起了小洋樓。
前段時間跟老媽通電話,老媽說家裡的房子也正兒八經的修了一下,比以前氣派多了。
也不知道修的啥樣。
楊文鬆突然急著想回家看看了。
放下鄒薇,謝絕了她進屋坐坐的邀請,楊文鬆就開車往自家走去。
從鄒家莊到楊家莊,也就五裡地,一腳油門就到了。
話說之前,從他們村到國道路口的這十裡路,感覺是那麼的長,騎摩托車都得走一二十分鐘。
小時候,在他記憶中的遠方,就是這條兩邊樹木掩映、看不到儘頭的路。
他一直很想看看路的儘頭是什麼樣子。
現在,他走到了更遠的地方,卻早已對遠方沒有了小時候的那種好奇。
他隻想回家。
很快,就進了村子。
零零星星的,村裡不少人家在放鞭炮。
當地風俗,除夕中午吃飯前,要放鞭炮。
當然,隻是家裡條件好的才會放,條件一般的,中午就不放了,隻在晚上放兩掛鞭炮,聽聽響聲,也算是過年了。
楊文鬆家是在村子的後麵,倒數第二排,巷子最裡頭的一家。
遠遠的,就看到老爸站在巷子口這裡,朝著這邊張望著。
一看就是在等他。
來的時候,楊文鬆跟老爸打過電話,說他開車回來。
楊書林很高興。
早早的就跑到巷子口這裡等著了。
有街坊鄰居見他站在這兒,就問他:“在這兒乾啥?”
楊書林就咧著嘴說:“文鬆快回來了,我在這兒等等他。”
人家就有些好奇了,問道:“在這兒等?不去路口接他?”
楊書林憨笑著說:“不用接了,自己開車回來的。”
人家一聽,又吃驚又羨慕,酸溜溜的說道:“喲,你兒子買車了?看來是真出息了啊?”
楊書林謙虛道:“出息什麼啊,也就那樣吧。”
街坊又問:“買的啥車啊?多少錢?貸款買的?”
楊書林隻推說不知道。
幾個街坊便都等在這裡,想看看楊文鬆開啥車回來,雖然,他們也不認識幾輛車,見個寶驢都能說成寶馬。
因為這條路也算是條主路了,來來往往的車不少,就這一會兒的功夫,就過去了好幾輛車。
是以,當楊文鬆的車開過來的時候,老爸都沒太注意。
倒是那幾個街坊,看到楊文鬆的奧迪過來,就在那說道:
“四個圈,這個車可不便宜。”
“不知道是誰家的。”
“估計是後莊的吧,咱這一片可沒有開的起這車的,聽說這車得好幾十萬呢。”
“嘖嘖嘖,乾什麼掙這麼多錢?”
“乾什麼?肯定不是種地的。”
正在這兒說著呢,楊文鬆將車停了下來。
放下車窗,對兀自發愣的老爸說道:“爸,你咋在這兒等著啊?在家等著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