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芯片技術3(2 / 2)

想買人家的產品,還要托關係,送禮,找門路,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這也是李在炳雖然不聰明,也知道兩星半集團的產品根本不愁銷路,東林國際全部吃下的話,首先李在勳就不會同意。

林東之所以這樣做,最大的目的是縮短他們的人脈網,延緩他們進入國際市場的腳步。

假如東林國際不收購他們的產品,各大公司財閥相應的都會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

遠的不說,香江各國財閥的分公司就是這麼來的。

幾間辦公室,幾個儲備倉庫,公司就成立了,不用銷售人員,不用打廣告,多的是人上門求購產品。

當然,產品的運輸,裝卸,報價,有關部門對各種產品質量的抽查,監督,關稅等,還是有些麻煩的。

辦公室,倉庫,不也要成本嗎?把這些全部做好,同樣也需要付出不菲的人手和代價,東林國際要做的就是幫他們把這筆錢也省下來。

若你是老板,你會不會同意?答案是有遠見的企業不會同意,他們依然會花費巨資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

隻是這個遠見,你要看到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後的市場。

顯然,有這個遠見的人,隻是很少一部分。

經曆過信息大爆炸時代的人都明白,產品是單一的,銷售渠道卻是可以多元化的。

意思很明確,隻要有了渠道,你可以銷售任何產品。

事實就是,隻要掌握了銷售渠道,轉手一賣,利潤卻是生產商的好幾倍,甚至十幾倍。

付出的時間,精力,成本,對於生產商來說,可以忽略不計。

這就是後世商人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渠道為王。”

東林國際現在最大的支出就是在各國購買土地,建立自己銷售渠道的同時,延緩或是阻止其它國家的公司這樣做。

林東之所以有信心做這個世界最大的國際經銷商,自然是因為有天鷹在手。

同意跟東林國際合作的公司,一切好說,大家共同發財。

不同意,那你就在自己國家玩吧!

想行銷海外,那就要過了天鷹這一關,過不去,全部沒收。

給李在炳看的是一份d國博世(bosch)冰箱的購買合同,和其它采購合同不同的是,博世的冰箱在國外的銷售權全部屬於東林國際。

東林國際采取的是現款結算的方式,隻要產品進了東林國際指定的倉庫,檢驗合格以後,最多七天就會全款支付。

可以說,這種購買合同可以讓公司很快回流資金。

李在炳雙眼緊緊盯著合同的內容,越看臉上的笑容就越多。

李在炳首先看的是東林國際和博世的定購合同,讓李在炳沒想到的是,博世無論生產多少冰箱,東林國際全部現款購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