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東旭聽了賈張氏的話也是猶豫了,說一千,道一萬,填飽肚子大於天,飯都吃不飽,其他都是扯淡。
秦淮如也知道家裡的情況,她也不願意花家裡的錢,開口說道:“東旭,媽說的對,一大爺從來沒有回過老家,可能想不到這一點,很有必要先提醒一下,事後花多少錢,就說不清楚了。”
賈張氏對秦淮如的話很滿意,對這個兒媳婦也認可,懂事,孝順,勤快,最重要的是給她老賈家生了個金孫孫。
平時當著外人為了彰顯她婆婆的威嚴,每天會罵上幾句,在家裡可沒虧待過秦淮如,有什麼都是大家一起吃,隻是不準秦淮如兜裡有錢,怕她偷摸幫襯娘家。
看到賈東旭還是猶豫不決,賈張氏本想讓秦淮如去問易忠海要錢,想了想覺得不妥,就起身說道:“東旭,媽知道你不好開口,這事媽去說,這是易忠海應該出的錢。”——賈張氏說完話,就站起身就走出了房間。
賈東旭本能的想攔著,秦淮如拽了他一下,說道:“放心吧!媽做事是有分寸的。”
賈張氏隻是稍微過了一下腦子,就想好了說詞,來到易家看到還沒關門,就來到門口,扭扭捏捏的轉來轉去,不進門也不說話。
一大媽還沒回來,看的易忠海一頭霧水,隻得走出屋門說道:“老嫂子,你這是?”
賈張氏好似下定決心,帶著為難的表情說道:“一大爺,你是東旭師父,這些年家裡也虧得有你幫襯,按理說你能讓淮如辦事,我們家怎麼著也得儘心儘力。隻是,隻是有些事東旭怕你為難,從來不敢讓你這個做師父的知道。”
易忠海不是蠢人,隻是有些人情世故太久沒做過,忽視了而已。
聯想到讓秦淮如辦的事,差不多也猜到了賈家的為難,隻是不敢確定,也從沒想過賈家會生活困難,畢竟老賈去世也就五六年,當初的撫恤金可不少。
易忠海不想去猜賈家還有沒有存款,既然事情是他讓辦的,出錢是應該的。
看著支支吾吾還要再說話的賈張氏,易忠海擺擺手說道:“剛才我兜裡沒帶錢,本來想著明天拿給東旭,老嫂子,既然你過來了,就帶回去讓淮如多買點東西,彆讓東旭丈人家小瞧了他。”
易忠海說完話特意回了一趟屋裡,拿出了十塊錢遞給了賈張氏。
賈張氏接過錢還是苦著臉說道:“一大爺,你也知道東旭一個月隻有二十七塊錢,以前有村裡的幫襯還能過的下去。現在他一個人的口糧我們一家四口吃,這點錢那裡夠買溢價糧。老賈的撫恤金也給折騰的差不多了,這樣下去日子可怎麼過。我幾次想讓東旭跟你說,可他就是不願意,總說師娘身體不好,師父也不容易,說急眼了還要跟我這個媽翻臉。一大爺,您不知道,棒梗都半個月沒吃過一個雞蛋了,淮如天天用玉米糊糊喂我這個大孫子,給我心疼的呦!…………。”賈張氏說著說著眼淚就下來了,沒有哭出聲音,卻是更顯悲傷。
易忠海有些頭大,對賈張氏的話也是半信半疑。
他知道賈東旭也就看著聰明,學東西笨的很,可能連傻柱都比不上。
有些死要麵子,還有點一根筋。這也是他把賈東旭作為養老人的原因。
這樣的人才好掌控,若是個太聰明的,再加上賈張氏這樣一個母親,他連這個徒弟都不會收。
今天賈張氏說出來了,要是一分錢都不幫襯也說不過去,給多了他也不樂意,什麼養老人也沒錢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