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通天嶺赤須樹 青木元胎(1 / 2)

豫西伏牛山。

地處晉豫交界,屬於太行山脈的末尾。

自古以來,此處便與世隔絕,山勢聯綿無儘,深山閉塞,人跡罕至。

也正因如此,這地方曆代匪患嚴重,專出趟將。

老話中山東響馬河南趟將,這趟將其實就是土匪,與響馬、刀客、胡子、綹子、長毛賊,那都是一路出身。

尤其清末盜了東陵的軍閥頭子孫殿英,據說當年就是在豫西做趟將出身,是以,這些年來,因為天災人禍、戰禍不斷,藏身伏牛山中落草為寇的趟將,不下十萬之數。

而在伏牛山深處。

又有個極有名的地方,叫做通天嶺黃泉溝,自古就傳著有山鬼飛僵出沒,就是靠打家劫舍、挖墳盜骨的趟將都不敢深入。

“那就是周家修的八卦堡”

“看樣子,還真有幾分氣勢。”

“何止氣勢,你看那地形,依山附壁,暗合陰陽八卦,不愧是陰陽端公的手筆,這一派我雖沒聽過,但光從這八卦堡上,也能看出一點端倪來。”

隻是。

這天通天嶺卻是多了一行外鄉人。

聽口音語調,和豫西晉南的方言截然不同。

此刻正站在通天嶺入口,指著山崖邊一座形如土樓堡壘般的古建築侃侃而談。

赫然就是從關外一路南下的陳玉樓等人。

自從在百眼窟中尋得無眼龍符後,一行人便在龜眠之地閉關修行,這一轉眼便是半年,那地方不愧是天下第一等的洞天水府。

鷓鴣哨、靈先後鑄就金丹。

袁洪也踏入一丈妖身,渾身一百零八處大竅,儘數打通,妖氣流轉不息,一旦變換山魈之象,摩天接地、雙眸如燈火,猶如上古妖魔。

老洋人、紅姑娘已經勘破築基,隻差一線契機,隨時都能凝結靈丹。

至於最後踏入修行路的昆侖和楊方,也絲毫不落下風,道基玉府,靈機如瀑。

而收獲最大的卻當屬陳玉樓和烏衣。

前者入元神境後,若是循序漸進的打坐吐納,少說也得幾百年時間,但龜眠地中的金井玉液,對於神魄元神竟是有著難以想象的好處。

煉化了足足半尺生水。

也讓他連跨三個小境界,差點在洞天中搭建神橋。

元神跨過神橋,便能夠徹底遨遊天地之間,隻可惜,不知是他修行進展太快,根基不足,還是什麼緣故,到最後金漿玉液也無法壯大元神。

他也想過嘗試以那株九死還魂草衝境。

但仔細思量權衡後。

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

入境慢可能是天賦根骨問題,但勤加修煉,終有魚躍此時海的時候,但破境太快,卻絕非好事。

尤其是知曉登天飛升,需曆三災九劫後,一旦境界虛浮,道心不穩,甚至滋生心魔,到時候彆說飛升成就仙人,不被打得魂飛魄散都是僥幸。

不過……

丹田洞天,卻也與以往完全不同。

往日如深邃夜空,星光點點,如今卻是恍如人間仙境,日月共懸,一架神橋橫空而掛。

當然,那座神橋還隻是一道虛影,並不凝實。

但即便如此,也讓他已經摸到了一點門檻。

至於烏衣,因為本身便是黿鼉龜屬,在龜眠之地簡直就如放虎歸山,龍歸大海,那些深海老黿的龜殼鱗甲中,蘊藏著難以想象的磅礴精氣。

於陳玉樓他們而言並無太多用處。

但對烏衣來說。

堪比大藥。

以至於百眼窟一行結束,他身形已經大如山嶽,浮在洞庭湖中便是一座水島。

最為驚人的是,一身鱗甲之間金光閃爍,分明是覺醒了蛟龍血脈,或有一日,也能跳過龍門,有一線機會化而為龍。

如今的它,對陳玉樓可謂是真正的死心塌地。

畢竟,要不是跟著主人,它恐怕還被鎮壓在鎖龍井下,終身連大妖境界都無望,甚至會被洞庭老龍視為血食,吞之增養壽命。

不到一年時間,變化可謂天翻地覆。

而他們從百眼窟中走出後,也並未第一時間南下,而是先行往東進入了關外境內。

找到了當初白半拉所說的那座天坑。

其中也確實殘存著古神氣息。

應該就是寶相無疑。

隻不過,他們還是晚來了一步,寶相不像蛇神,骸骨千萬年都存在於僧格南允鬼洞當中,它更類似於門,滿世界的走。

而且,寶相無形無相,一入虛空,縱是陳玉樓都難尋其蹤跡。

無奈之下,隻能離去。

而這一路南下,眾人走走停停,或是走路,或是行船,欣賞著壯闊山河的景色。

直到過太行王屋二山,特地登上了天壇山,軒轅黃帝祭天之所,於山頂宿眠數日,最終捕捉到了一線小有清虛天的蹤跡。

作為天下十大洞天排行第一的王屋山洞。

山中古觀、隱士、修者無數。

讓一行人儘興不已。

而下了王屋山,從晉入豫時,恰巧聽人說起通天嶺,陳玉樓當即想起了飛仙村。

當初就曾答應周明嶽為他鎮壓土龍之禍,隻不過這些年裡走南闖北,一直抽不出身,如今大好機會自然不會錯過。

另外。

八卦堡下那株赤須樹,雖然不及昆侖神樹,但也是難得一見的先天靈木。

一直以來,他修行境界勢如破竹,但青木真身卻遲遲難有精進,就是因為想要破境提升,就必須采天下靈木煉化。

隻是,世間草木多如沙塵,靈木者卻是少之又少。

如今終於再次尋到一株,以卸嶺賊不走空的性格,又豈會放過

這也是他們今日出現在通天嶺的緣故。

此刻聽著幾人,輕聲點評八卦堡,陳玉樓隻是淡淡一笑。

周遇吉能夠以一己之力,讓倒鬥行中多出一個陰陽端公的世家,實力能力可想而知,尤其是射虎而得天書的傳聞,幾近仙家之說。

如今遠眺山間,從風水地勢上看,八卦堡確實無可挑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