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敵襲
北加浪岸是個人口隻有7200餘人的沿海小鎮,作為對三寶龍發起進攻的前進基地,短時間內湧入了2.2萬餘名荷蘭軍隊及大量物資,一時間人滿為患。
在北加浪岸港灣
停泊著荷蘭皇家海軍東印度群島艦隊六艘主力風帆戰艦,最大一艘是“霍亨斯陶芬”號風帆戰艦,是雙層甲板三級戰列艦,建造於1765年,排水量1455噸。
其餘的五艘都是雙桅風帆護衛艦,排水量600多噸~800多噸不等,歸屬於單層甲板炮艦。
為了配合陸地進攻和封鎖海岸,這已經是荷屬東印度群島艦隊能夠拿出來的最大力量了,可謂精銳儘出。
這一日,海麵上天高雲闊。
碼頭上的土著勞工正在忙碌著卸載貨物,各種物資堆的小山一樣,大隊的士兵在沙灘邊訓練,偶爾有軍官策馬而過。
這情景與平日裡一樣,隻不過增添了開戰前的緊張氛圍。
忽然,瞭望哨的警鈴急促的響起來,迅速傳遍了海灘碼頭,甚至驚動了荷軍指揮部的高官們。
科赫中將和皇家海軍的聚勒少將,以及眾多中高級軍官全都衝了出來,神情凝重的問道;“到底怎麼回事?哪裡響起的警鐘?”
“報告長官,是海岸瞭望哨發出的警報,發現不明艦隊正在向我港口靠近,距離約22鏈。”
什麼?
聚勒少將聽了以後臉色驟變,立馬率領皇家海軍的軍官們衝了出去,一路狂奔到碼頭邊,聲音急促的吩咐道;“快,快,解纜上船,發出戰鬥警報。”
碼頭邊的皇家海軍士兵們不敢怠慢,在軍官們匆忙爬上小舢板後,立馬解開小舢板上的纜繩,奮力的向海中劃去。
這時候
停泊在海灣中,聽到警鐘的風帆戰艦已經紛紛開始啟錨,帆纜手就像靈活的猴子一樣爬上高高的桅杆,然後將束縛住的風帆一張張放開,“嘩啦一下”的垂放下來。
其他水手拚命的搖動纜樁,調整風帆的受風方,還有人聲嘶力竭的大喊道;
“戰鬥警報,戰鬥警報!海麵上有敵艦隊來襲。”
“趕快放下前舷角帆,收回船錨,炮手進入戰位,準備作戰。”
“慢一點,長官來了,趕緊接應長官。”
聚勒少將匆忙爬上自己的座船“霍亨斯陶芬”號,經過手下軍官遞來的單筒望遠鏡,雙手舉起向海麵遠方觀察。
隻見遠處一艘接一艘的風帆戰艦出現在水天相接的海平麵上,高大的桅杆上,白色的風帆鼓滿了海風,正向著已方一路疾馳而來。
細數了一下,竟然有九艘風帆戰艦之多,這樣他的心裡猛的往下一沉,臉上的神色變得鐵青。
該死的南洋軍,什麼時候戰艦變得這麼多了?
這時候來不及細察,聚勒少將“啪”的一下收回望遠鏡,匆忙對著下麵忙碌的水手們高聲喊道;
“升起戰鬥旗,準備戰鬥。”…。。
“調整主帆,左滿舵,命令其他戰艦跟上隊形,都快點動起來。”
“打開炮門,炮手準備。”
“士兵們,這是皇家海軍艦隊麵臨的空前挑戰,必須以大無畏的精神迎擊敵人,取得最後勝利,願上帝保佑,阿門!”
在軍官們的鼓舞下,荷蘭水兵們在狂熱的戰鬥氛圍中,就像上足了發條的人偶一樣賣力的忙碌開來。
體型龐大的“霍亨斯陶芬”號在海灣中慢慢加速,劃出了一道弧形的清晰航跡,身後的幾艘風帆戰艦依次跟隨,呈現出“一”字隊形。
果然是老牌的歐洲航海強國,皇家風帆艦隊的六艘戰艦很快從停泊狀態,轉變為迎擊來敵的戰鬥隊形。
在湛藍色的海麵上,向著大舉來犯的南洋軍艦隊迎擊而去。
此時的南洋軍艦隊也擺出了一字長蛇隊型,位於最前方的是旗艦“鎮海”號,也就是俘獲的前荷蘭皇家海軍“萊文索格斯”,建造於1792年,排水量1064噸。
緊隨其後的是“鎮江”號(注;原“奧林堡”號),“鎮河”號,“鎮湖”號(注;這兩艘是購自呂宋群島的弗朗基人),這三艘艦雖然體型較小,排水量在600~700噸之間,但都是軍艦的底子,用料厚實,相當的能抗揍挨打。
緊跟其後的就是有五艘貨船加裝鐵甲,臨時拚湊出的風帆炮艦,是勉強應急的貨色,甚至裝備了不少野戰炮湊數。
在指揮艦“鎮海”號上
艦隊司令長官胡華東少將神色嚴肅的不停下達調整航向的口令,率領艦隊一馬當先的向著荷蘭艦隊迎麵駛去。
全艦上下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上下兩層炮門打開,燒紅的鐵球擺在爐火中,隨時可以塞進炮膛裡。
以有心打無備,南洋海軍得以準備一大批為鬼佬量身定製的口糧,這裡麵包括凶殘的鏈彈,清掃甲板的葡萄彈,燃燒風帆和其他易燃物的燃燒彈,還有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木托開花彈。
根據大帥馮國輝的要求
南洋海軍艦隊主力須以“兩軍相逢勇者勝者之大無畏精神”,以“不怕犧牲,不怕損失,不瞻前顧後”的英勇戰鬥精神,給予鬼佬艦隊以沉重打擊。
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荷蘭艦隊主力“霍亨斯陶芬”號,要求不惜代價,一戰重創甚至擊沉。
想到這裡
胡華東少將的眼中露出一絲狠戾之色,眼神死死的盯住迎麵駛來的“霍亨斯陶芬”號,高聲下達命令道;
“升起戰鬥旗,全員準備炮擊,艙麵水手注意尋找掩護。”
“左舵三,收起副帆,保持航行平穩。”
此時雙方艦隊相距約七至八鏈,迎頭相向駛來,這是風帆戰艦時代,標準的戰列艦戰鬥隊形。
當雙方領頭的戰艦錯身時,相距約二至三鏈,互相以舷側麵火炮攻擊,力求予敵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