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本地人的李善伍早就盼望著能把路修成。
說得離譜些,這一年到頭,想出個鎮簡直比登天還難。
李善伍所在的山水鎮,地理位置偏僻,交通狀況極為糟糕。
平日裡,村民們出行大多依靠雙腳,稍微遠一點的路程,就得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體力。
要是遇上急事,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開個車都得幾百個心眼子才行,不然稍有不慎就會掉到山溝裡,水潭中,甚至陷入坑內。
李善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他深知一條通暢的公路對於小鎮發展的重要性。
不隻是方便大家的出行,更是關乎經濟發展的命脈。
奈何他勢單力薄,儘管多次向上反映情況,提出修路的建議,但根本左右不了局勢。
在無奈與失落中,李善伍隻能緊跟鎮長趙建設的步伐,穩住這頂村官帽子。
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
這種得過且過的日子並非他所願,可在現實的困境麵前,他感到深深的無力。
江山滿意地點了點頭,他要的就是李善伍這句話。
“好,你儘快起草一份鄉鎮公路建設可行性方案出來。”
“到時候交給我,我拿到縣交局去報審批。”江山的聲音堅定有力。
他深知,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為了小鎮的未來,他願意全力以赴。
“不先在鎮委會上討論嗎?”李善伍微微一愣,他的臉上露出一絲疑惑。
畢竟這麼重大的事情,按以往的流程,是需要在鎮委會上集體討論的。
“開了也沒用,最終還是要報縣交管局。”江山毫不猶豫地拍板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