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棄疾身先士卒的帶領下,天平軍連戰連捷,成功攻破東平城,並且劫獲了大量的物資與糧食。】
【天平軍在山東內的威勢更盛,也吸引了更多反金義士的加入。】
【在賈瑞的建議下,耿京同意在義軍之中,按照大宋的軍事係統進行整頓與管理起義軍。】
【拿下東平城後,功勞最大的辛棄疾,被耿京任命為天平軍的掌書記。】
【掌書記一職,在大宋軍隊係統裡,主要負責全軍的文書,以及軍紀整頓等重要工作,同時也保管著調兵遣將的印信。】
【同時也是培養重要的軍事年輕人才的主要官職之一,雖然此時的天平軍,並沒有與大宋朝廷取得聯係,但是義軍上下,全都認同自己是大宋的漢人義軍。】
武翼郞嶽飛(青年):“這後世中原北方的漢人百姓,一直都認同自己是大宋的子民。現在又被天道盤點了出來,陛下與朝中的那些大臣,不會再也看不到了吧!”
東京留守宗澤(老年):“沒想到中原北地與山東地區,在靖康之難後,被金人掌控了幾十年後,漢人百姓們依然認同自己是大宋的子民,真是讓人感慨與慚愧。”
始皇帝嬴政:“土地都淪落了幾十年,生活在那裡的百姓,依然認為自己是那弱宋的漢人子民。這就是民族的力量嗎?”
清康熙帝玄燁:“與金朝完顏一氏的野蠻統治相比,大清的滿漢同治的政策,要比他們做的更好。”
“雖說時常有反清複明的叛亂發生,但在大清的治理下,大多數的漢人百姓,也還是認同了大清的治理。”
【辛棄疾成為掌書記後,被很多義軍們認為是天平軍實際上的第三把手,這讓副將張安國的內心極度的不快。】
【在辛棄疾在為天平軍的掌書記後,聽聞在各地義軍之中,有一支千人隊伍是由義端和尚聚眾的,於是便向義端發出書信,拉攏義端加入天平軍。】
【義端喜談兵法,有帶兵打仗之誌向,然而義端參加義軍是投機行為,自己雖能聚眾千人,但無法養活千人。】
【現得辛棄疾書信拉攏,又得知天平軍一連拿下萊蕪,東平兩個軍事重鎮,在物資與糧食上都有非常的充足,便同意了入夥。】
【然在義端加入天平軍後,發現自己的官職仍然是統領千人,比自己預想的還低,心有不甘。】
【同時覺得自己才能在天平軍中無處施展,加上天平軍生活艱苦,糧食目前雖然充足。但糧食沒有穩定的來源之處,天平軍隊又不能劫掠鄉裡,必定長久不了。】
【隨義端趁與辛棄疾不備時,偷走了耿京的帥印,連夜逃向金兵軍營,想要將其獻給敵首借此邀功。】
山東濟南五峰山下:
蔡州才女範如玉怒道:“可惡,這義端就是個假和尚,一點苦都吃不了,還貪圖名利,真是太惡心了。”
隨後轉過頭怒問辛棄疾:“幼安,這就是你之前與我們說過的在遊曆裡結交的好兄長?把你賣了都不帶一點猶豫的。”
濟南公子辛棄疾也有些錯愕,在與義端把酒言歡,談論理想與誌向時,義端的表現,不是天道盤點中那樣的,自己真的看錯了人嗎!!?
蔡州才女範如玉怒哼道;“哼!這天道盤點總算是做了一次好事,將這假和尚義端惡行提前給盤點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