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餘號人,浩浩蕩蕩地向著通道口彙聚,道門走在最前方,也有弟子跟著門中長輩,但僅有四五人而已。
文物局的人,緊隨其後,他們身上,帶的東西並不多,這一次挖掘古墓的目的,主要是掃清墓穴中的機關,及一切可能威脅考古工作的障礙。
真正的考古研究,要等到障礙清除徹底之後,才會進行。
我這邊,簡天成等人跟在身後,最後才是那二十名警察,跟在文物局的人身後,緩緩前行。
爆破出來的臨時通道,不算寬敞,僅能容兩人同時通過。
通道牆壁,是用厚木板與鋼材,混合相間砌築,即便木板支撐斷裂,也能第一時間,躲進鋼材的通道壁裡去,等著外麵的人施救。
隨著不斷深入,周圍也越來越潮濕,甚至是濕冷。
百多米的通道,走了近十分鐘,才終於到了處狹窄的空地上,預估有兩百平左右,對百餘號人的隊伍來說,地勢顯得有些狹窄。空間卻不小,頭頂有近四層樓高的空間,稍微有點兒動靜,就能聽到回聲陣陣。
白教授提醒道:“前麵就是墓葬通道口了,儀器探測,這條通道狹長且直,估測四公裡半,少雜亂小道,相比其它三條路,算最安全的!”
打開市局供應的頭燈,我抓著發掘計劃,查看圖紙,很是詳儘。通道有多少岔道,岔道大致寬窄,都標記的很清楚。唯有這條通道,四公裡都僅有一條直道,走完四公裡的直道,就非常接近主墓穴了。
不得不說,科技儀器,在這種時候,大有用處!
這個時候,張星河也變得謹慎起來,喊道:“白教授,前邊就是圖紙標注的墓門,您過來看看,咱們該如何進入!”
循著聲音望去,在張星河正前方,一塊高約七米,寬約五米左右的巨型石門,上麵刻滿了密密麻麻的甲骨文。
大致看了眼石門上的文字,就簡單的文字記錄,主要講了墓主人的身份,以及修建墓穴的時期,還有些人名在上麵銘刻著。
眾人迅速讓開一條路,白教授快步走向墓門處,看了眼過後:“張天師,你與我一起,在周圍找找,商周時期的機關術並不發達。修建古墓時,墓主人不想被後人打擾,大都會讓修建的工匠陪葬,但有些工匠為了活命,會想方設法,留下機關,在陪葬時悄悄躲起來,或者裝死,等到墓室徹底封閉後,才悄悄逃離!”
道門的人,跟白教授一起,在石門周圍尋找,好一陣過後,張星河突然道:“教授,這裡有塊石頭,跟周圍的石壁不同,像是被刻意打磨過!”
白教授上前,仔細研究了一陣,興奮地說到:“就是它了,幸好是商周時期的墓,若是換做秦漢時期的古墓,當時諸子百家,機關術越來越發達,說不定你以為的機關,就是大家亡命的開關!”
白教授把手搭在石頭上,用力一摁,重達數噸的石門,就有了動靜。石門緩緩上移,門口不斷有灰塵,細小碎石,漱漱地往下落。
他伸手接住幾塊小石子,看了一陣後,發出輕咦聲:“咦?還有當年工匠鑿石臂石門,留下的細小石粒?不應該啊,既然在這兒設了機關,石門但凡打開過一次,就不可能有小石子遺留才對,難不成這石門,當年關上後,就一直沒有打開過?留下機關的工匠,沒能逃出來?”
不知怎的,我腦海中浮現出四十年前,施工隊發現甬道的事。
難不成,當年那些工匠,後來都從施工隊發現的甬道逃走了?
可按老羅說的,施工隊當年發現的,是一個葬坑!
就在這時,我察覺到人偶有異動,它從褲兜兒裡爬出來,貼著我的皮膚,從體恤裡一路爬到衣領,在鎖骨處探出頭來,聲音極低地說道:“小心,前方有危險!”
人偶趨吉避凶,預判危險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