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偉東點點頭,略微正色了一點道:“嗯,車到山前必有路,沒什麼可擔心的,你把事情的詳情跟我說說吧。”
由於近些年來,唐偉東事業的重心,大多數都放在了“外麵”,對於國內市場的一些事,必然就少了一些關注,相比起來,還是楊南坡這位身在局中的當事人,可能對某些事情了解的更深一些。
楊南坡也沒有諱疾忌醫,就這麼當著唐偉東的麵,把這一場“水龍頭”大戰的詳情,詳細的向他彙報了一下。
所謂的“水龍頭”戰爭,顧名思義,就是瓶裝飲用水行業的、幾大龍頭企業之間,爭奪市場份額的一場大戰。
九十年代末,這場“水龍頭”的大戰,進入到了白熱化時期,各大瓶裝飲用水企業,紛紛入局參戰,並且各自還拉著外援助陣。
在今年(二零零零年)之前形成的局麵是,養益堂憑借旗下的“唐師傅”,取得了瓶裝飲用水市場的大部分份額,目前算是一家獨大。
哇哈哈則是在“外嫁”的風潮中,由當地官方主導,跟全球第六大食品飲料公司,高盧雞的達能牽手,出讓了51%的股份給他們。
隨即就憑借著資本的助力,在國內市場攻城略地,坐上了國內瓶裝水市場的第二把交椅。
——後來宗老板以近乎完勝的戰績,打贏了改開以來國內最大的一場商戰官司,又把達能從公司裡給趕了出去,回購了達能手中全部的哇哈哈股權。
哇哈哈最後的股權分配比是:國資持股46%,宗老板持股29.4%,工會持股24.6%,純百分百國貨!
當然,這會兒達能還是哇哈哈持股51%的大股東,雙方正在蜜月期,官司還沒開打呢。
何老板的樂百氏,則是憑借著渠道優勢,將瓶裝飲用水做到了行業“第三”的成績。
但是,同樣是在今年(二零零零年)三月,樂百氏也跟達能“合資”了,隻不過,這個“合資”,基本就等同於賣身了。
達能出資238億人民幣,收購了樂百氏92%的股份,剩下的8%的股份,當地鎮政府持股5%,而何老板的創始人團隊隻剩下了3%。
也就是說,從這一刻開始,樂百氏就不再是屬於何老板了。
這也是一年之後,因為何老板管理的樂百氏,沒有達到“大股東”所要求的業績,直接被掃地出門的原因。
這幾年裡,達能可不僅僅是跟哇哈哈和樂百氏進行了“合資”,另外他們還收購了梅林正廣和50%的股份,光明乳業20.1%的股份,彙源果汁22.18%的股份等等。
市場份額排第四的,則是被養益堂所間接控製的康帥傅,他們也借著養益堂的渠道,取得了不俗的戰績。
怡寶,這位國內瓶裝水的“祖師爺”,在前麵幾大巨頭的壓力下,被迫於去年(玖玖年)賣身給了華潤。
至此,瓶裝水的市場,基本形成了固化。
也可以說是三大勢力相爭的局麵,這三方分彆是:養益堂旗下的唐師傅和康帥傅,達能旗下的哇哈哈和樂百氏,以及華潤旗下的怡寶。
至於說農婦三拳,此時還算個other,跟其他小品牌一樣,完全無法對上麵的這幾家,形成任何的威脅!
——讀者老爺可以丟開養益堂和唐師傅看,就可以還原此時真實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