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周瑞和冷子興,周瑞家的心思初定,出來離京城最近的縣城找了一間房子住下,和女兒說道:“之前在劉姥姥家裡,娘就翻看了一下東西,有賈府的二奶奶和平兒姑娘從府裡給咱們帶出來的衣服釵環,也有銀子。你爹的衣服我已然帶給他做保暖用的了,剩下的衣服先留下來等著收拾。銀子麼,除去打點衙役、給你爹的吃食和租房子使費,還有40兩銀子左右。帶出來的釵環約莫也有個十幾兩二十幾兩銀子的樣子,暫時先放起來,待日後沒了銀子再做計較,如今就儘著這現銀使吧。”
說完,周瑞家的想到自己和周瑞幾十年的費心經營竟是隻剩了這些東西,禁不住再次哽咽了起來,後又勉強支應道:“娘在這裡幾十年,也知道哪些小本買賣做起來是賺錢的,娘又是這把年紀,不怕被人說嘴,出去做生意最好。女兒你隻在家裡給娘做個飯食,照顧小外孫就好。”
周瑞女兒想了想,遂點頭同意了,便也和周瑞家的安安心心的住了下來,隔上一段時間就同著周瑞家的一起去看望周瑞和冷子興。劉姥姥空閒了也有過來看她們,生意也很是不壞,日子就這樣過了下去。
賈環這日借著給鎮國公府送吃食的時候,帶了蘭夫人過去,趁著李老夫人開心,蘭夫人借機就說起了給元春擇婿之事。
李老夫人也是個愛憐女兒家的人,見元春年紀偌大隻是沒有好人家可供挑選,倒也起了愛惜之心,蘭夫人和賈環有很孝順,連著賈府每每給的禮物也是厚重的很,因說道:“這有何難,待我去和你哥哥嫂嫂說說,看看他們手下有沒有這般好人才,總要襯得起賈家大姑娘才是。”
蘭夫人殷勤道謝不遂。
榮國府的其他太太奶奶們交際時,也都開始帶著元春和迎春,惜春尚小,還不用急著帶出去,就連王夫人這般不愛交際的人竟也想著出去見人,與王子騰之前的不滿也忘記了,連連帶著元春過去做客,隻想大姑娘趕緊有個好人家。
隻是外麵的誥命夫人也都不是瞎的,眼瞧著元春年紀已然大了,又是五品官的女兒,隻怕嫁妝也沒有多少,自家兒子也是捧若珍寶的,緣何要和一個比乖兒大上幾歲的姑娘做交際。
另迎春看起來倒是親切,隻是有些呆呆的,顯得沒有主意的那種美,看上去倒是好拿捏的很,父親又是襲了爵的,又是從二品官,哥哥年紀輕輕也是坐上了五品守備,將來前途遠大,遂當下倒有幾家問迎春的,邢夫人倒是高興的很,這幾日儘顧著忙著與那幾家做交接了,元春這頭也放下了。
王熙鳳也是忙著給府裡管家,又要給賈璉準備遠行的行裝,跟著過去的下人也要提點,裡裡外外忙的不可開交,也顧不上給元春交際。
尤氏麼,雖是三品淑人,因著娘家式微,其實她也很不願意出去交際,之前不過是略略應付一下差事,隨後就借著病痛告病不去了,故此現如今不過是王夫人領著元春在外麵交際,賈母心裡甚是焦急,隻怕孫女須臾間就錯過了姻緣。
寶玉倒是很高興,大姐姐多年不見,好容易才從宮裡回來,自家親香還不及,做什麼著急嫁人,做那個魚目眼珠去,還是清清白白的待嫁在家與他日日吟詩作對來的痛快。
隻有府裡的姐妹知道元春的痛苦,見她一日又一日的繃著臉,縮在屋裡隻是不開心,也不敢很去打攪。
賈母一見這不是事,思慮到元春在宮裡也是做過女官的,這理家的本事應該是有的,不如讓她出來幫著鳳姐兒管些雜事,一來練練她管家的本事,二來也能暫時除了她苦悶,元春正心裡空虛難過,倒是欣然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