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齊光輝的這樣策略,在他曾經的一些老部下看來,那是懦弱的表現。
市長好歹也是政府的一把手,怎麼處處都聽書記的呢?
市政府的臉麵呢?
一些自認和齊光輝關係比較好的比較信得過的老部下,難免會到齊光輝那裡慫恿,意思就是無非要齊光輝“雄起”,不能事事都聽市委那邊的,以後就沒人聽市長的話了之類的。
齊光輝直接眼一瞪:“我看你們是好日子活膩歪了,想到裡麵去喝茶,還是想到裡麵去踩縫踩縫紉機?向遠方、葉伯康,包括陳滿春怎麼進去的,你們就忘了?你們想找死我不攔著,彆拖我下水!”
這些人一看平時很少發火的齊光輝發火了,都不敢吱聲了。
其實這些人心裡哪裡不知道和徐雨萌鬥,那肯定沒什麼好果子吃的,人有些時候的心裡是說不清楚的,明明知道是飛蛾,還想去撲火,明明知道不可為而為之。
彆人來慫恿齊光輝,倒不是真的想和徐雨萌鬥一鬥,隻是這麼說的話,讓齊光輝覺得自己更是自己人,不是自己人,誰跟你來說這些?
就是這麼奇奇怪怪的心理。
因為有些話隻有自己的人才會說的,關係沒有近到那個程度,根本就不可能說這些話,那樣子,大家見麵說的都是官場上的空話,客套話,有這些話才能夠交心嘛。
.........
東山市的乾部如今也都看出來了,書記和市長之間不像以前那麼鬥個你死我活,現在的東山市委市政府,真的親如一家。
在東山,書記是真正的一把手。
絕對的權威。
市委書記和市長一團結,實際上,大家的工作反而更加好開展了。
因為市委、市政府隻有一個聲音,?如果是書記的意思,又該怎麼做?如果是市長的意思,那又應該怎麼做?
書記和市長內耗,勢必也引起基層的內耗。
然後水火不相容,互相拆台。
市委說往東,市政府說往西。
各管一攤,各行其是。
尤其帶壞的是當地的政治生態環境。
天天就想著如何爭鬥去了,哪裡還有時間和精力放在發展經濟上?
現在東山就一艘扯滿了帆的船,將劈波斬浪,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