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星彙國內總部,技術部門的數據牆上不斷刷新著創作者反饋和分發效率的實時統計圖。團隊成員在繁忙中穿梭,氣氛比平日更加緊張。
江煜站在中央,盯著屏幕上的一串數據,眉頭微蹙:“信任度的恢複是好消息,但中小創作者的留存率還有波動,說明藍圖啟點的策略還在起作用。”
“最近一些行業論壇出現了針對曜星彙的質疑帖,主要集中在資源分配的公平性上。”喬芳琪將一份報告遞過來,語氣中帶著一絲隱憂,“這些帖子有一定的傳播影響力。”
“林渡川開始動用創作者群體的輿論力量了。”江煜歎了口氣,“這些質疑看似零散,實際上都是精準投放。”
“煜哥,我們下一步怎麼應對?”顧彥問道。
“透明化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但僅僅透明還不夠。”江煜沉聲說道,“讓真正的創作者站出來,用他們的聲音回應這些質疑。”
與此同時,藍圖啟點總部的會議室內,林渡川正在聽取最新的行動彙報。
“我們已經聯係了幾位曾參與曜星彙專項基金申請但被拒絕的創作者,他們願意對外分享自己的‘不公平經曆’。”杜立航說道,臉上浮現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很好。”林渡川輕輕點了點頭,“在平台上建立信任需要時間,但摧毀信任,隻需要幾個真實的負麵案例。”
“除此之外,我們還策劃了一篇深度文章,通過‘被遺漏的小創作者’的視角揭示曜星彙的資源傾斜。”杜立航繼續補充,“這篇文章明天就會在行業內發布。”
林渡川嘴角勾起冷笑:“江煜,等著迎接風暴吧。”
夜晚,蘇念晴的辦公室內燈火通明,她正與星樞資本的分析團隊開會。屏幕上是藍圖啟點的最新輿論策略分析圖,每一條關鍵節點都被標注得清清楚楚。
“藍圖啟點的輿論攻擊在逐步擴大,尤其針對中小創作者的資源分配問題。”分析師說道,“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讓曜星彙陷入群體信任危機。”
蘇念晴點了點頭,思索片刻後說道:“江煜的透明化措施已經奏效,但不夠有力。我們需要在這個節點上推出一份專項報告,不僅展示資源分配的數據,還要突出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已經在整理中,另外,是否需要動用媒體資源?”分析師問。
“不是現在。”蘇念晴語氣冷靜,“我們不能急於與藍圖啟點爭論。要讓市場和用戶自己看到,誰在真正為創作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