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煜團隊的“創作者成長計劃”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林家並未停止動作。
林向榮通過廣告公司發布了一則負麵報道,暗示平台的用戶增長數據造假,同時質疑“創作者成長計劃”隻是平台掩蓋內部問題的手段。
“這篇文章已經在幾個行業論壇上熱傳了。”喬芳琪皺著眉頭說道,“林家這次是想從信譽上摧毀我們的根基。”
“信譽是平台的命脈,他們抓住了關鍵點。”技術負責人也表示擔憂,“如果不能及時澄清,用戶和投資方都會產生動搖。”
江煜冷靜分析道:“這次林家的手段更隱蔽,他們利用第三方渠道製造輿論,我們不能簡單回應,必須拿出實打實的數據和用戶的聲音回擊。”
他迅速指示團隊:
發布詳細的數據報告,包括用戶增長和內容分成的透明化信息。
邀請一些核心創作者公開分享他們參與成長計劃的真實感受,利用真實案例反駁質疑。
“與其被動澄清,不如主動講述我們的故事。”江煜語氣堅定,“讓用戶知道,我們的成長不是虛假的。”
林向輝的供應鏈滲透計劃開始顯現效果,一些小型供應商已經被林家高價挖走,導致平台部分內容的更新出現延遲。
“江先生,如果我們不能解決供應鏈問題,平台的運營效率會受到很大影響。”一位團隊成員焦急地說道。
“林家想從根本上卡住我們的脖子。”喬芳琪語氣冷厲,“這次不能再隻是防守了。”
江煜迅速製定了反製計劃:
聯合行業內的幾家優質供應商,簽署長期合作協議,同時提供技術支持,提升供應鏈效率。
向用戶開放內容上傳功能,鼓勵更多UGC(用戶生成內容)創作者參與,以緩解供應鏈壓力。
“林家試圖削弱我們的根基,但隻要用戶和創作者站在我們這邊,他們的計劃就無法得逞。”江煜篤定地說道。
林向輝得知自己的滲透計劃被江煜化解後,氣急敗壞地找到林向榮:“大哥,這群人根本不識抬舉,你還堅持什麼高明策略?直接收購他們算了!”
林向榮冷冷說道:“向輝,你能不能學會冷靜?江煜不是一般的對手,你越是莽撞,越容易讓他找到破綻反擊。”
“可我們已經投入了這麼多資源,如果不強硬一點,豈不是白費?”林向輝不服氣地說道。
“父親給了我全權負責的權利,接下來的事,你不要再插手。”林向榮語氣冰冷,“從現在起,我會采取更徹底的手段。”
林向輝氣得摔門而出:“好,我不管了。看你能翻出什麼花樣!”
在江煜團隊的努力下,一些參與**“創作者成長計劃”**的核心創作者通過社交媒體分享了自己的成功故事,贏得了用戶的廣泛關注。
“這才是我們需要的支持平台。”一位用戶留言道,“真實、透明,而且讓普通人也有機會成長。”
“你們看這個數據分析報告,平台的成長真是一步一個腳印,很不容易。”另一個用戶說道。
隨著用戶的支持,負麵輿論逐漸被壓下,平台的活躍度和用戶信任度迅速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