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代表著,他們現在研製的熔爐,真的能夠進一步強化高溫合金的材料性能。
比毛熊那邊給他們的材料技術,還要好上很多。
“你們看吧,一會我還要拿著去給楊廠長。”
白楊也沒拒絕他們,也許是因為都是同校的。
他們相處見也總有種親近感。
而且他來此,除了查看熔爐的研製進展外。
還是將消息告訴黃文虎,向李老那邊彙報一下進度。
畢竟那邊那麼相信自己,總要拿點成績出來。
雖然還隻是初步的材料成果,但對於現在這個時代來說,也算是不錯的了。
……
“黃老師,研究進度怎麼樣了?”白楊看著這群激動的技術人員,對旁邊的黃文虎問道。
“真空泵已經製作完成了,現在正在測試效果。”
“下一步就是對坩堝、感應線圈和爐體進行研製。”
黃文虎指了指前方,還有些粗獷的機械泵說道。
真空泵的研製還是較為簡單的。
先一步製作出來後,還能對正在製作的爐膛,進行檢測密封情況。
若是漏氣嚴重,也好第一時間進行改進。
“對了,在熔煉室研製成功之後,在測試期間,不一定非要全封閉,這樣難度太大,以我們現在的工藝還無法達到。”
“漏氣加放氣,儘量控製在每千克坩堝容量的6.65*10……爐體漏氣越小越好。”
白楊回想了一下後續的工藝製作,特意叮囑道。
因為是小型熔煉爐,通常小於500kg/爐,結構緊湊,針對密封漏氣問題好處理一些。
但若是到了大型熔煉爐,這方麵的工藝也會成倍的增長。
“明白!”
針對接下來工序研製的注意事項,白楊又與熔爐小組成員探討了一番之後,便拿著資料前往了廠長辦公室。
……
“簡工,你這怎麼回來了?”
剛進門,白楊就看到廠長辦公室內多了個人,正是許久未見的簡孟江。
他作為AOD爐研發小組的領頭者。
這段時間為了趕上尿素鋼的生產,也帶著技術科成員,前往了太原鋼廠負責製作一台AOD爐,以便於運輸。
“我這就不能回來了,你小子,回來了也不跟我說一聲。”簡孟江笑罵了一句。
“你小子跟個機器人似的,工作效率快的不得了!”
他剛剛與廠長聊天也知道了。
白楊這回來都開始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了,還是有關於高溫合金的。
而他還帶著技術科,在幫助太原鋼廠的兄弟們,鑄造AOD爐呢。
他們就是負責一個爐子。
而白楊卻是負責一整個大型化工廠的設計。
其中包括設備安裝方位,複雜的管道鋪設,電源控製的分部……
這一項項的他光想著就頭疼了。
怎麼說也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這些複雜的設計。
而白楊這一個月就完成了!…。。
這回來也不閒著,試驗車間都還沒擴建完成,就馬不停蹄的開展了下一個項目研究。
“嘿,這不是有想法了嘛!”白楊點了點自己的腦袋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