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東在店裡看了會兒王強炒底料,就去銀行看存折裡的錢了。
租的鋪子和房子都按年收租,房子鋪子每年租金都上浮百分之十,年初租客把錢打存折裡。
到了銀行,張文東拿出小本本對照著查,錢都到賬了,張文東查完賬就去買藥材。
食材張文東會認,藥材隻會認一丁點,這一丁點還是鹵味裡麵的中藥材,跟方子裡的藥材不沾邊。
張文東決定找個機會學一下子,他想起了京市東華街那個鋪子是租給開中藥店的老中醫,人還挺好,自己又有房東的身份加持,到時候花點錢跟他學一下子,他應該不會藏拙!
現在不會認藥材,隻能找老鋪子、大鋪子買。
打了個車,問問司機知不知道有什麼老字號中藥店,司機直接推薦他去俞天城堂,那鋪子據說在清朝就有的,到現在還在開,而且越開越大!
張文東讓司機開車去看看,到了地方在車裡看到鋪子確實挺大,古色古香的。把車錢付了就進藥鋪。
張文東在藥鋪逛了起來,逛到鋪子中央,看到一塊小牌匾上寫著鎮店之寶,是一支預估年份達到二百年往上的長白山野山參,用玻璃盒夾著掛牆上,參頭上還係著一條紅繩,有一塊木牌刻著注釋,這野山參濕重325克,乾重78克,要價28萬!
張文東仔細看了會兒,看不懂,但他剛好要買人參,找來店員表示他對這人參有意向,店員把張文東帶到裡間找到店裡老板,是一個中年人。
張文東跟老板互相介紹打了招呼,開門見山表示想買那顆鎮店之寶,但是不知道怎麼辨認野山參,想讓俞老板教他一手。
俞老板聽到張文東要買那顆鎮店之寶,並沒有很高興,那顆參剛請回來炮製好,上牆還沒掛兩天。。。
但是張文東願意花28萬到他這來買參,代表信任他的店,而且大生意來了肯定不能推之門外,能花28萬買參,伺候好了以後會有更大生意!
俞老板讓店員沏壺茶,他邀請張文東入坐,然後去拿了一顆野山參和一顆園參出來,開始手把手認真教張文東辯參。
這辯參得看五形(蘆、艼、紋、體、須)”、“識六體(靈、笨、老、嫩、橫、順)。
張文東聽得一臉懵逼,俞老板每個形和體都掰碎了給張文東講,張文東還是聽得雲裡霧裡,最後老板給張文東做總結。
“蘆碗緊密相互生,圓膀圓蘆棗核艼,緊皮細紋疙瘩體,須似皮條長又清,珍珠點點綴須上,具此特征野山參。”
這做完總結,好像辯參也不是很難,張文東跟俞老板要了紙筆,把總結的話記錄下來,開始跟俞老板談正事。
除了野山參,他還要其他珍貴藥材,如牛黃,麝香,鹿茸,阿膠。。。等等。
俞老板暗道這人果然是大客戶,給張文東一一報價,牛黃160元一克,麝香一個30克麝香囊售價1000元,,鹿茸臘片28元一克,東阿阿膠就便宜了,80元每斤,阿膠是等藥湯熬好放溫後加進去泡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