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媳婦,你都聽明白了沒?”楊瑞華問道。
“三大媽,有點不太明白,回家我先拿塊布和黑線試試,沒有頁和彩線,先用黑線練習一下不也行嗎?人家劉經理說了,頂多十天,所有的原料都能運來;我們是培訓的第一批,多虧了賈大媽的關係,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練習”位永康媳婦說道。
“我回去也練一下”郭小寶的母親也擠到了兩人身邊。
培訓結束,大家都興高采烈的向家走,回到95號院,結果隔壁幾個院子的婦女都來了,問大家學習的什麼內容,什麼時候再招人等等。
學習的內容可以說一點,但是什麼時候再招工,她們怎麼可能知道?沒有得到答案的其他院子的婦女們在95號院門口等著張翠花。
張翠花現在很忙,需要到多個家屬院進行情況說明,動員大家去參加培訓,因為張翠花知道,要想一個家庭和睦,有錢是一個最根本的前提,你們家天天吃了上頓沒有下頓,你們夫妻感情再好,一天兩天的行,時間長了誰能受得了?老人不養了?孩子不管嗎?哪裡都是錢,在城市裡生活,沒有錢寸步難行。
婦女發展科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動員婦女們參加到社會建設中來,有了收入,家庭地位才會高,說話聲音才會大,每到一個家屬院,張翠花都是最受歡迎的人。
培訓分成了兩個組,每天上午、下午各一場,就這樣還有大把人等著培訓,因為軋鋼廠的家屬人數太多了。
秦淮茹所在的紅星街道也沒有閒著,街道本來就有一個手帕廠,十來台縫紉機,二十來個婦女在裡麵工作,在整個紅星街道也沒有什麼存在感,但是這一次不一樣了,因為有了外貿訂單,手帕廠變的炙手可熱起來,王主任更是親自兼任了廠長一職,從鄭區長那裡爭取來了訂單,同樣的刺繡培訓工作也開始了。
街道辦的工作人員也都到各個居委會幫忙,秦淮茹就來到了南鑼古巷居委會,她還是95號院的管事,院裡的情況她當然了解,所有婦女都去紅星軋鋼廠了,她本來想把自行車放回到家裡,然後去其他院子作一下說明的,結果看到了95號院門口等著張翠花的人群。
吳劉氏、吳王氏曾經是張翠花的老對手了,也是張翠花進廠的關鍵人物也在院門口,她們兩個人秦淮茹很熟悉。
“吳大媽,在我們院門口有事呀?咋不進去呢?”秦淮茹問道。
“東旭媳婦回
來了?我們等你婆婆,她們單位不是搞那個刺繡培訓嗎?我們都在家閒著沒事,這麼也想參加一下培訓,到時在家也能乾點活,多少掙個錢也給家裡減輕一下負擔”吳劉氏說道。
“紅星軋鋼廠培訓不過來了,有好多人排隊呢?我們街道也有手帕廠,王主任就在那裡呢,那裡也有培訓,訂單都一樣,都是區裡分的,我們街道的訂單也不少,等會我帶你們去街道,現在人少,我們爭取成了為第一批”秦淮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