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麼小就能去上班嗎?二大爺給他們辦的?”於莉知道劉海中是廠裡的實權乾部,便認為是他辦的。
“二大爺有什麼本事辦成兩個工位?有財叔給辦的,三大爺剛才上說和有財叔說一聲,事情辦好了。是周科長給他們辦的。三大爺能認識什麼領導?周科長他爹是衛生局的局長,三大爺連科長都巴結不上,更彆說什麼局長了”何雨柱不屑的說道。
“有財叔的能力這麼大嗎?”於莉把手裡的活放下了。
“當然了。周科長來我們院裡好幾回了,他是衛生局周局長的兒子,自已又是街道辦的科長,安排兩個人還不簡單嗎?對了,今天晚上楊廠長、李廠長和張廠長在有財叔家裡吃飯,廠裡可能要建暖棚,就是有財叔家裡的那種,肯定要返招工的,我自已先問問劉主任,實在不行,我讓有財叔去找李廠長,把你安排一下進廠”何雨柱對妻子說道。
“柱子,你說的是真的?”於莉高興的站了起來。
“當然是真的,有好事我們得先想著自已才行。你是我老婆,當然得先管你了”何雨柱說道。
“柱子你真好”於莉撲到了何雨柱的懷裡,何家的燈滅了。
1961年1月3日,紅星街道辦95號院劉光福和閻解曠兩人提著小書包,在兩人母親的注視下離開了95號院,踏上了新的征程。
“三大媽,解曠這是去體校了?”位家媳婦問道。
“他去體校能乾啥?跑的不快,跳的也不高,力氣也不大。解曠和光福去上班的了”楊瑞華對位家媳婦說道。
“上班?你也能舍得。他才多大呀?能去車站乾那些搬運的活嗎?他們還是孩子”位家媳婦說道。
“不去車站,去交道口衛生院了,當水電工,先學徒的,那是國家正規單位,好不容易才有的機會”楊瑞華這麼多年終於揚眉吐氣了一次。
“去衛生院上班?花了不少錢吧”位家媳婦感覺今天早上的飯沒有胃口了,她酸了,誰不想上班?她也想,可是頂崗的錢現在她們家拿不出來。
“不花錢能行嗎?現在去街道辦打掃衛生還得看家庭情況呢。家庭在困難線以下的才讓乾”楊瑞華說道。
一個早上的時間閻解曠和劉光福兩人去上班的事就在95號大院傳遍了,大家對此議論紛紛。
“二大爺和三大爺現在知道給兩個孩子花錢找工作去了?早乾嘛了?如果給幾個大的孩子頂個崗位,
他們會走嗎?”大家得出的意見一致,那就是劉海中和閻解貴害怕小兒子再離家出走,不得不采取的辦法。
因為劉光福和閻解曠的學習成績,那是院裡的家長教育孩子的反麵教材,升學那是連想都不用想的。
“去醫院上班,當個水電工也挺好的。誰給他辦的呢?”大家有了疑問。
“這個還用問吧?肯定是有財叔,他的朋友多,在醫院的更多。對劉光福和閻解曠兩個人也很好,看樣子他是心疼兩個孩子了,要是單純看兩位大爺的麵子,我看夠嗆”幾個人又開始了新的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