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醫學技術跨越!匪夷所思的抉擇!(2 / 2)

“握草,全胸腔鏡?”

“也就是在微創下進行器官移植,這開什麼國際玩笑!”

“雖然病人沒法耐受開胸手術,但直接轉成全微創是不是有點太托大了,起碼也要一步步來吧?”

“關鍵是,臨醫有成熟的方案嗎。我們也想做全微創器官移植,但根本無從下手!”

“……”

同樣感到不可思議的還有諸多評委。

丁建榮的眉毛都快擠到一塊了。

直到如今,也隻有醫院敢提出半開胸半微創方案。

而且方案還相當稚嫩,總分連七十分都不到。

原以為會有人完善半微創方案,結果沒想到臨醫直接一步到位,邁入了全微創時代。

好家夥,現在連半微創都懸而未決,根本不成熟,臨醫怎麼可能提出全微創!

其餘評委想法也差不多。

頓時,眾人之前對施憐的好感消散了大半……如此武斷地進行醫學技術跨越,這對醫生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難不成又能冒出一個許醫生一樣的怪才?

……

眾人驚疑間,施憐給出了答案。

“傳統的C-Shell切口,需要把前胸壁全部切斷,胸腔內的很多肌肉都會受到損傷。

而我們決定利用肋間隙開展不開胸微創換肺術。

常規的肋間隙微創換肺,雖然說不需要切斷胸骨,但由於人體正常肋間隙隻有一厘米,為了滿足手術需要,往往需要撐開肋骨。

這一步仍然會導致肋間隙肌肉的鈍性撕裂。

但,經過多次嘗試與演練,我們找到了代替撐開肋間隙的辦法!”

說話間,施憐按了下PPT,上麵出現了胸壁的示意圖。

隨後,上麵出現了三個切口。

“這次我們打算結合肺癌切除的三孔法。

當然,為了適配雙肺移植術做了相應的調整。

比如主操作切口開展了第三肋間隙,長度大約在八厘米左右。

這個切口非常特殊,切開後就不需要再撐開肋間隙!”

話音落下,場上眾人都露出了驚愕的表情。

協和的方麵,柳寺差點站起來了……該死,我們還沒上場,就擅自詆毀撐開肋骨的方案!

誰能保證三孔法一定比撐開肋間隙好!

鈍性撕裂便撕裂,難不成這八厘米的切口會更有優勢?

像剖腹產,實際上並非用手術刀開出所有切口。

相反,這個過程相當暴力。

醫生往往是用刀開出一個合適大小的口子,足夠雙手伸進去後,由醫生撐開切口,然後用手上的力氣將肚皮給撕開!

為什麼這麼做?

就是為了最大程度減少損傷!

手術刀鋒利,用得好與不好全看醫生的水平和經驗。

一刀下去,不管什麼結構,全部都被切斷了,這種情況下的傷口雖然平整乾淨,損傷卻相當大。

但如果是用手輕輕撕開呢?

隻要力度得當,那麼身體的肌肉就會選擇損傷最小的方式被撕開。

雙手扯開的切口,幾乎避開了所有出血多、結構堅韌的部位,選擇了從每個最薄弱的地方裂開。

看似粗暴,但損傷反而能控製到最低!

而且術後的恢複也會相當樂觀。

但,施憐為何反其道而行之?

難不成被撐開的肋間隙,還不如手術刀的銳性切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