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著卵巢組織最終降溫到零下一百四十度,最後放入了液氮之中封存,婦產科主任這才重重地吐出一口氣。
這次以後,臨醫第一次卵巢組織凍存手術就完成一大半了。
隻需要等待胡菁英身體恢複一些,再把卵巢組織移植回去,臨醫將正式宣布掌握該項技術!
而這,將是白雲省的記錄之一,臨醫甚至有可能成為南方省份做卵巢組織封存技術的唯一選擇!
……
……
傍晚,天都協和醫院,此刻的大會堂之內異常嘈雜。
各組人員彼此隔得很遠,時不時有人焦頭爛額地錘腦袋……對於如此凶險的病人而言,還想要做雙肺移植術,著實是有些太為難醫生了。
橫斷前胸壁、切斷肌肉、不斷牽拉、最後再取出雙側病肺……
這是雙肺移植術的必經之路,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選擇嗎?
但病人顯然不可能耐受如此規模的大手術。
然而,考核組給他們的時間隻有一天。
一天之內不能給出方案,直接就淘汰了,連上台展示手術功底的機會都沒有!
“隻能想辦法做微創啊……”
“不用懷疑,肯定是瞅著微創的方向去的,病人不可能開胸,不然耶穌來了都救不活!”
“關鍵是怎麼開展微創……開個小孔?肺都放不進去吧!”
器官移植、微創,這兩者怎麼看都像是水火不容的關係,怎麼可能聯係在一塊?
……
評委席。
看到束手無策的眾人,一眾評委臉上都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其中一位評委敲敲桌子,無奈地道:“這個題目還是太勉強了。”
聽到這話,眾人都默默地點了點頭。
說這話的是丁建榮,對方是華西醫院常務副院長,同時也是胸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當然,他更響亮的名頭是“大夏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副會長”、“英格蘭皇家外科學院名譽院長”。
丁建榮在肺移植領域的造詣不如肺移植之父陳靜瑜教授,但他卻是整個心胸外科領域的大佬。
這個題目正是由他選中,並且推薦成為第三場的考題。
“陳靜瑜教授壓力太大……國內七成以上的肺移植手術都是他和他的團隊承擔的,看來短期內依舊選不出人才了。”丁建榮搖頭道。
這次的名刀大賽其實有傾向性。
大夏在肺移植領域的缺口不小,幾乎是陳靜瑜教授一個人撐起來的,亟需新一代的新鮮血液踏足這個領域。
否則,大國之重擔全壓在一個人身上?
然而從眼下的情況看,陳靜瑜教授依舊隻能扛著大夏的肺移植往前走了……
“不然讓許秋試一試?”有人建議道。
但很快就有人反駁:“許秋的責任同樣重大。他如果把精力放在肺移植上,其他領域怎麼辦?到時候各個學科都要來罵人了。”
這個關頭,婦產科搶許秋,藥物研發搶許秋。
各個科室也恨不得說一句“都已經一天了,許醫生你怎麼還沒改良出新手術,生產隊的驢都不敢這麼歇”……
再讓他把精力放在肺移植上,太不現實。
“那許醫生的學生呢?”丁建榮轉頭看向施憐的方向。
臨醫的席位上,大多數人都在側耳傾聽,唯一一個在說話的,正是施憐。
這一刻,丁建榮瞳孔放大了一瞬……難不成他們真想出方案了?
幾家大醫院都沒法子的病人,他們竟然真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