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麼,我……一會兒要做手術去。”
“你不說的話,我就一直跟著你。”
楊鈺恩見甩不掉施憐了,有些不情願地道:“說就說。過會兒王院長要招待來訪者,我也跟著去。”
來訪者?
施憐問道:“哪位院士嗎?”
楊鈺恩神秘兮兮地道:“不是,是各國政要,還有不少貴族都來了。王院長也隻是個配角,一會兒還有傅清書記,從天都來的外事部負責人等等!”
這些可都是許秋的人脈!
“我也去看看!”施憐也激動了起來。
活這麼大,她們還沒見過這麼多大人物,那一屋子的人加起來,能影響全球大部分國家了。
……
天都。
榮膺院士後,許秋照常回到酒店休息,次日一早就與蘇院士、崔院士彙合。
兩人都是坐鎮天壇醫院的院士,一個是腦外科,另一位則是生物科學領域,算是基礎醫學類的。
知曉許秋要去天壇醫院洽談合作時,鏜院士本來也想跟著,但他的年齡太大了,加上身體不太好,就沒有去湊熱鬨。
不過還是叮囑蘇、崔兩位院士多多關照自己的學生。
前往天壇醫院的路上,蘇院士笑著道:“天壇醫院的腦外科是半個世紀前建立的,獲批腦外科中心後,就借助本身的優勢,迅速成了大夏唯一、全球三家之一的腦外科中心,這兩年的發展速度更是飛快,像你們臨醫和豫地在做的複合手術室,我們也早就開始摸索了……”
許秋有些吃驚。
複合手術室算是臨醫和綠城一院的腦外科殺手鐧之一,耗資巨大,效果也拔群,具有成為下一個腦外科時代絕對核心的潛力。
沒想到天壇醫院竟然也探索出
了自己的道路!
“蘇院士,你們腦外科中心的病區是如何規劃的?”許秋詢問著。
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
蘇院士想了想,道:“這兩年我們從十七個病區擴充到了二十一個。涵蓋了腦血管病、兒童神經外科、顱腦創傷、脊髓脊柱、幕上腫瘤、慕下腫瘤、顱底腦乾等十幾個專業組。”
主要劃分的依據是病種,隨後就是顱腦結構,有些特殊人群,如孕婦、兒童、老人,也都會單獨拿出來……許秋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病床數量、年手術量呢?”許秋問道。
蘇院士信手捏來:“五百六十多張病床,每年手術量能有個一萬五到兩萬左右吧。腦外科那邊有120名醫生,一個醫生差不多要管四個病人,不過我們有百分之六十的醫生都是高級職稱。”
1:4,對於天壇醫院這種級彆的腦外科醫院已經算很大的負擔了。
去那邊的基本不會是什麼小病,每一張病床上躺著的,可能都是常規的市三甲解決不了的急重症,對應的都是各項高精尖手術。
但讓許秋驚訝的是,天壇醫院高級職稱的占比!
高級職稱,也就是最高級的主任醫師。
天壇醫院光是主任醫師,就有七十多位。
這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數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