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錦鵬點點頭。
的確如此……
打不過就是開掛,這七個字用來形容他們很是貼切。
“這也算是對許醫生的另外一種認可了。”莫琬輕輕地笑了笑。
她很敬佩。
許秋這扇門,隻有誌同道合者,以及病人能進,其他人,管他什麼高官權貴、富商名流,都踏不入半步。
“我大概明白,為何所有人都看重許醫生,信任許醫生了……”莫琬心裡默默地說道。
……
……
世界大賽依舊在舉行。()
診斷大賽、藥理賽、搶救大賽等,都悄然落幕。
許秋的光芒也是越來越耀眼。
診斷大賽第一名。
藥理賽第一……
用藥第一……
化療大賽第一……
等等,所有的小項目,許秋都以橫掃的姿態,碾壓了各國的天才。
至此所有的質疑都煙消雲散了。
談起許秋,隻剩下一句無力的歎息,和望塵莫及的差距。
而也是在這個時候,大夏國內的七星片臨床試驗,也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
隨著試驗進行,各種數據都表明,接受七星片的患者,跟服用安慰劑的病人比起來,客觀緩解率有明顯的改善。
至於總生存期、進展生存期等,由於試驗時間尚短,都沒法給出明確的答案,但從如今的臨床表現來看,這一批使用七星片的患者,生存期也會超出預期。
此外,隨著研究的進行,更多與七星片有關的藥理機製等,都被大夏藥監局放出。
“七星片是小分子多靶點抑製劑,同時靶向crm197、ddr1、vegfr、met、ntrk、ret、axl和kit等13個靶點。”
而另一個以多靶點聞名的,正是肝癌治療二線藥物卡博替尼,它有九個靶點……
然而,七星片一舉超越,並且將靶點數量提升到了十三個。
而且這些靶點幾乎都是嶄新的,尤其是crm197,更是許秋帶著團隊主要攻堅的靶點,其牽扯到了調控肝癌血管生成的新機製——這一篇由莫琬團隊發現的肝癌新機製如今尚未公開,就等與七星片一起一鳴驚人。
除了臨床試驗的推進,在生產方麵,七星片也終於走出小量試製階段,邁入了中試生產階段!
這一步,就是真正走上量產之路了!
一方麵要驗證小量試製階段的各種工藝路線能否符合工業化的生產條件。
另外,還要控製成本、控製質量、確認各種參數,甚至連各步驟物料的回收、利用、三廢處理等,都要做出詳細的規劃與改良。
可以說,這一步就是一款藥物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核心,更是這款藥物成敗的關鍵!
若是不能量產,效果再好影響也有限;如果不能改進工藝,賺不到錢,隻能賣天價的話,和索拉非尼、侖伐替尼等比又沒有任何優勢……
——
記得投為愛發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