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漫無節製的壟斷(2 / 2)

逐年飛漲的數據庫使用費;驚人的查重定價;還有隨意收錄論文,並且擅自定價、吞下所有利潤,給論文作者的最豐厚報酬也就是一張“100元知網賬戶儲值卡”!

……

陳鬆冷笑道:“知網的價格,是出了名的天價,天下學術苦知網久矣,就連財大氣粗的天都大學都嫌棄知網貴,今年他們雖然訂購了,但已經公開發文,明年如果還漲價,天都大學也會棄用知網!”

天都大學、青華大學,大夏學子眼中的頂尖高校。

兩者素有大夏第一高校之爭,誰都不服誰。

從教育部拿的資源與經費,每年也是一騎絕塵。

而比較大學的高下,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科研能力,天都大學實際上是不可能放棄知網的,否則無數學子與老師恐怕會發瘋。

但,也得對知網漫無節製的漲價趨勢表個態……

至於青華大學。

因為知網就是青華控股……

今年的采購費排行榜,排名第一的是天都師範大學,而第二就是青華大學,青華壓根不在乎花了多少錢,花幾百億都是左右手倒騰,支持自家生意。

陳鬆道:“我查過知網。它背後,一個是青華大學的校辦企業,你可以理解成就是青華自己的。另外兩個,都是上市公司奇同方股份,也是青華自己。

“這兩個都是清華控股有限公司的。

“還有最後一個控股人,同方知網。這就有意思了,同方知網背後的母公司是知網國際控股,它是注冊在開曼群島的企業。

“一家曾經的公益機構,最後套用了vie架構。”

許秋頓了頓,道:“所以,知網實際上,就是青華百分之百控股的?”

陳鬆笑道:“對,青華的控股人看似分散,但最後都是青華控股有限公司,既不是私企,也不是國企。”

許秋愣了一下。

按照陳鬆的說法,如果知網的背後隻有一個青華的,那青華完全是國家資產,錢進了青華,和進入國家財政沒什麼區彆。

那麼說知網利用壟斷地位收割全國,似乎就不太準確了……

陳鬆笑著搖頭道:“許醫生你錯了,光從控股人來看,錢好像都是進了青華、國家財政的口袋。

“然而,儘管負責知網的運營和費用收取的,是青華,但你彆忘了控股人裡還有兩個上市公司!

“大股東是國企,但它的占比依舊隻有36%!所以幾個上市公司,依舊可以從中賺取大量的利益!

“上市公司的盈利方式太簡單了。隻要知網足夠賺錢、賺錢能力足夠強,那業務就會越來越多,股票價格一般情況下也會水漲船高,幾個上市公司就能從中分錢!

“簡單點說,這是一家總體上由國家控製,但下麵早就被私人利益滲透了的畸形企業!”

許秋定定的。

陳鬆說的很透徹了,正因為知網越賺錢,私人能拿到的利益就越大,所以知網的吃相才越來越難看!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