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
隨著許秋從血肉中挑出回縮的指屈肌腱,眾人神情一怔。
接下來,就是正式的再植術了。
臨床上常規的再植方法有兩種,或者說,兩個順序。
一是順行再植。
步驟是,清創-骨骼固定-伸屈肌腱縫合修複-指背靜脈吻合-背側皮膚縫合-指固有動脈吻合-指神經吻合-掌側皮膚縫合。
而另一個,則剛好反過來,逆行再植。
這個方式先縫合的是掌側皮膚,接著是指神經吻合、指固有動脈吻合、屈肌腱縫合等等,最後才是伸肌腱、指背側等等。
兩者沒有什麼優劣。
隻是逆行法有個有點,就是手術操作中不用頻繁翻手,可以順暢地一路做到底。
對於醫生來說,哪個用得順手就用哪個。
“0.8mm克氏針。”
許秋接過遞來的器械,迅速、精準地從手指斷端骨髓腔內向指尖方向鑽出,然後再逆行向近側斷端髓腔內鑽入,直到穿過一個關節,才停下來。
這一步其實跟串糖葫蘆差不多。
或者說一模一樣。
一樣的紅色,一樣的咯吱脆軟。
隻是被串起來的是手指關節而已。<
br>
唰唰。
眨眼間,許秋已經完成了各根再植手指的固定,接著他在指屈肌腱兩旁加固了一針。
“這是……”
隨著加固縫針的出現,諾亞、亞伯等人瞳孔一縮。
他們立刻意識到許秋在做什麼。
克氏針固定、串接指關節,的確是讓斷指固定在原有的殘端上最好的辦法。
然而,卻有一個巨大的缺陷——容易旋轉。
許秋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因此他直接以令人驚歎的縫合術,在小小的一塊指屈肌腱上進行了精細的縫固,將直接徹底固定。
“太任性了!”諾亞歎為觀止。
還是那句話,外科手術講究少即是多、少即是精。
多了任何一個操作,都會加大風險。
更何況,是縫紮加固肌腱這種極其考慮縫合基礎的步驟?
其他人根本不敢這麼乾。
但許秋的縫合術熟練得讓人咂舌,這也讓他敢於大膽運用,解決許多其他臨床醫生不敢想的難題。
比如旋轉。
其他醫生可能讓助手全程充當人形固定器,但許秋卻敢對肌腱動針。
也隻有他,敢如此鋌而走險。
“該吻合血管了。”諾亞等人重新打起精神。
血管、神經,這都是決定手指能活成活的關鍵。
對於這兩個結構來說,唯一的處理方法,就是修補。
但,這是整個斷指再植最難的操作。
血管神經極其纖細,而用來縫合的針,更是細如牛毛。
最要命的還不是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