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疑問,在隨後放出駱思鈴和31床的療效對比後,徹底得到了驗證。
臨海小血管與邁柯維之戰,顯然是前者更勝一籌。
儘管樣本很少,沒有什麼參考意義,但邁柯維可是行業巨頭啊!
竟然肉眼可見地遜色於臨海小血管。
一位位心外科醫生直呼離譜!
而兩人采取的手術也不完全相同。
駱思鈴是針對中血管的置換術。
而31床,則是許秋創始的小血管置換與植入術。
各項指標、功能評價、出院時間等,都佐證了許氏血管手術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這一刻,很多同行都眼紅了。
“什麼神仙手術,明明比已經在臨床普及了很多年的中血管置換還要完善啊!”
“想學,怎麼第一批的進修醫生還不趕緊爆出點消息來?”
“網上也找不到相關的資源,據說白雲省出手了,以一省之力保護小血管置換手術的,想學隻能去臨醫!”
“能不能公布這門手術啊,感覺它推出後,能讓很多老掉牙的血管手術都翻新,變得更適合臨床啊。”
網絡上,吵得沸沸揚揚。
很多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臨海小血管的優越性更高。
而且,許氏血管手術相當完善!
同一時間,天都、沈華院士家中。
陳院士、林協等人難得聚一次,都厭惡外麵的嘈雜,於是聚在
家裡吃著簡單的家常小炒。
都走到各領域的頂尖,這些人自然或多或少都有交集,再加上許秋這一層關係,幾人的友誼便更加深厚了。
席間的話題,也基本繞不開許秋。
這時,陳院士電話響了,他接起一聽,頓時眉飛色舞起來。
掛斷電話後,沈華、林協等人都看了過來。
“有喜事?”
陳院士大笑道:“同濟醫院心外科前段時間都在忙許秋那台手術,今天臨醫發布數據了,手術成功率百分之百,而且血管的性質甚至比邁柯維還要好!”
“是喜事啊!”沈華也高興起來。
同濟是陳院士坐鎮的醫院,以陳院士和許秋的關係,緊緊跟著臨醫,未來不是不可能成為幾大龍頭之一。
至少,心外科的龍頭之一。
林協突然道:“前段時間的手術嗎?”
陳院士:“對,前兩個月吧,那段時間心外科都在加班,一個多月就做了快一百台小血管置換術。”
林協:“我的意思是……許秋當時在國家科學技術獎上拿出的小血管,貌似是新品……”
“嗯?”
“第二期手術用的都是舊版,而現在的臨海小血管,其實應該比第二期手術的還要厲害啊!”
“!!!”
陳院士和沈華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裡的吃驚。
對!
他們剛才竟然忽略了這一點。
即將量產的臨海小血管,絕對比臨醫剛才發布的這篇文章裡的,還要更加優越、性質更好!
這才是許秋的恐怖之處……
臨海小血管本就足夠優良了,但短短幾個月,優點、亞型等竟然又翻了一番,一代更比一代強啊。
“我的天,你們快看,又有新聞了!”沈華眼睛一瞪,震驚無比。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xiaoshubao.net。小書包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