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最終診斷!差點被誤診的疾病(2 / 2)

許秋將重心放到了肝臟上。

很快,屏幕上出現了一團團粉色的結構,上麵還有穿行而過的鮮紅色血管。

正是肝臟。

“沒有什麼異常……”

“對,除了體型偏大,外形、輪廓、以及表麵的光滑程度等,都和正常人無異。”

醫生們開口,有些失望。

許秋臉色去沒有任何變化。

他相信自己的判斷。

嗤嗤——

許秋操縱著腹腔鏡,小心翼翼地翻開了肝葉,打算進行更徹底的檢查。

結果,剛剛翻開一葉,屏幕上的畫麵就讓眾人嚇了一跳。

“這是什麼!”

肝葉之下,肝臟表麵有一個個白色的斑片樣結節。

此外,周圍還有一圈圈黑色的區域,那是局灶性壞死。

許秋迅速給出了診斷。

白色結節:肉芽腫性炎症

黑色區域:局灶性壞死。

這兩個表現,在真菌、細菌感染,和一些少見的寄生蟲病中都可能出現。

“可是,已經排除了感染啊……”骨外科醫生大惑不解。

“寄生蟲感染?”血液科醫生有些不確信。

許秋取出樣本,讓護士送去病理活檢,同時開口道:“嗯,寄生蟲。”

“寄生蟲?可檢查不是已經排除了嗎?”

許秋補充道:“準確點來說,貓爪病。”

……

貓爪病,是一種少見的感染性疾病,多是跳蚤、蜱蟲等寄生蟲噬咬後,巴爾通體侵入人體,從而引起發病。

對於城市裡的人而言,感染途徑多是經由流浪貓狗等的搔抓、咬,或者是森林露營時意外接觸。

這種疾病的臨床表現非常多。

原發皮損,如紅色丘疹等。

還有局部淋巴結腫大、發熱、惡心、結膜炎。

還有很多少見的並發症,如腦病、慢性臟器衰竭以及關節損害!

症狀太多,還有不少惡性腫瘤常有的表現,因此,它也很容易被誤診為腫瘤!

如果真做了PET-CT,病人明確全身的骨密度改變,或許真的會被當成惡性腫瘤……

沒有人會想到,還有一個貓爪病,也會造成類惡性腫瘤的浸潤表現!

想到這些,血液科、骨外科的醫生都驚出一身冷汗。

他們的診斷或許真的錯了……

此刻,他們也終於明白,能拿下大量高難度手術的許秋,為什麼親自上這台簡單的腹腔鏡探查。

換一個醫生的話,或許真的會漏過肝葉下埋藏的白色結節!

那將會與真正的病因徹底失之交臂!

……

很快,病理科那邊就對許秋送過去的標本進行了NGS測序。

最終顯示,標本中存在巴爾通體的17個reads,相對豐度為1.9%。

reads,即讀長,是測序儀單次測序所得到的堿基序列,也就是一連串的ATCGGGTA之類。

而相對豐度,則可以確認是否有其他細菌、寄生蟲等,越小,則物種數量越少。

1.9%的相對豐度,基本意味著標本裡隻有巴爾通體。

結果出來的那一刻,不少醫生都捏了一把汗。

這麼多醫生會診,還是差點誤診!

若不是許秋堅持自己的判斷,後續真做了PET-CT,骨髓活檢,又是一番白用功!

“確定是巴爾通體的話,我還有一個問題……”

骨外科主任皺著眉頭,十分不理解,“許醫生,你新近的一次查體中,發現病人的淋巴結異常減小——這又是為什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