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輸學,秦史學,風水學。
想了想,嬴北城又加了三科,他想要北城國立學宮,成為一個源點,將他在這個時代的印記擴大。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
特彆是他是秦王政的兒子,圍繞著在他身邊的危險,太多了。
許久,嬴北城放下了管筆。
等到竹簡上的字跡風乾,放才收了起來,用羊皮繩綁好,裝進了布袋。
與此同時,汜水河穀。
秦軍幕府之中,王賁灌了一口涼茶:“立即聯係黑冰台,搜尋魏國典籍,越多越好。”
“儘量要快!”
“諾!”
軍司馬轉身離去。
王賁目光落在了李斯的身上:“廷尉,大王可有詔命?”
“少將軍,大王與朝臣商議,皆認為五萬大軍滅魏,終究是力有不逮。”
李斯在一旁落座,隨即開口,道:“朝堂認為,當從鹹陽調集大軍前來,除此之外,從隴西調集大軍參與滅魏。”
“但是大王沒有決斷。”
“大王意,滅魏用兵多少合適,朝堂之上群臣了解的不如少將軍,這件事要少將軍自己決定。”
“嗯!”
點了點頭,王賁看向了姚賈:“上卿,魏國兵力大致上有多少?”
“二十萬左右。”
姚賈作為行人署的上卿,常年奔走在中原大地,對於魏國的情況,了如指掌。
“不需要從鹹陽調集大軍,如今在伊闕還有蒙武老將軍的麾下五萬大軍,加上我部大軍,以及世子麾下的一萬五千大軍,足夠了。”
王賁神色肅然,深深地看了一眼李斯:“廷尉,勞煩轉告大王,此戰魏國必滅。”
“好!”
李斯點了點頭,取出王詔:“少將軍接王書。”
“諾!”
“大王特命:王賁為將,節製山東大秦銳士以及各郡縣軍政事,領滅魏之戰,一切皆由少將軍自決。”
“諾!”
從李斯手中接過王書,王賁遞給了姚賈:“滅魏之戰,首重大梁。”
“隻要我軍攻克大梁,魏國必將傳檄而定。”
“隻是大梁乃是天下堅城,不遜色鹹陽分毫,甚至於遠超鹹陽。”
“大梁堅城,想要破城,唯有從內而破之!”李斯也是點了點頭,朝著王賁,道:“但,現在的大梁必然是警惕萬分,我們的人很難混進去。”
“少將軍,要不刺殺魏王,以製造混亂?”趙佗眼中掠過一抹精光,朝著王賁,道。
“不行!”
王賁搖頭拒絕,語氣堅定:“現在不是以前,大秦滅國,必須要堂堂正正。”
這個時候,姚賈開口,道:“少將軍打算是?”
灌了一口涼茶,王賁目光落在地圖上,語氣冰冷,道:“以大河為兵,水淹大梁。”
“當然,蘇代曾言,大軍攻河內,大水滅大梁。”
“同時信陵君也曾言,決滎澤水以灌大梁,同時當年武安君使魏,也曾提及水淹之法。”…。。
說到這裡,王賁看向了李斯:“廷尉此番返回鹹陽,將王賁所書,奏於大王。”
“好!”
水淹之法。
終究是有傷天和,當年武安君白起水淹鄢城,死傷數十萬之眾。
如今的大梁遠比郢都更為繁華。
一旦掘開大河,死傷遠在當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