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武皇後的書法(1 / 2)

清晨,立政殿。

武媚娘緩緩睜開雙眼,拉開紗幔,拉動床上搖鈴。

不一會,幾名宮人進入內室,一起福禮道:“殿下,您醒了。”

武媚娘道:“陛下昨夜宿在何處?”

“回殿下,大家昨夜就宿在甘露殿,聽甘露殿的內侍們說,陛下偶感風寒。”領頭的宮人回答。

武媚娘心中一驚,忙坐起身,問道:“嚴重嗎?禦醫瞧過沒有?”

那宮人道:“禦醫已看過,並無大礙,殿下不必擔心。”

武媚娘麵色陰沉,冷冷道:“讓張多海滾進來!”

自十一月起,她就曾向李治舉薦過孫思邈,雖然李治一直沒問,心中很可能一直記著此事。

如今生病之後,更會想到良醫,此刻心中隻怕在責怪她辦事不力了。

張多海還真是滾進來的,他本來就胖,滾起來倒挺方便。

武媚娘原本怒氣衝衝,差點讓他給逗笑了。

她強板著臉,冷冷道:“你給吾舉薦的那個楊玉臣,倒還真是個人才,竟讓吾等了兩個多月。”

張多海急忙道:“殿下息怒,孫思邈那老物太倔,非要治好沙州所有病人,才肯來長安。”

武媚娘問:“孫思邈自己的病好了嗎?”

張多海道:“派去的禦醫還沒到,他就治好自己了,他如今已把沙州城大半百姓治好,一個月內,定能入京。”

武媚娘哼了一聲,道:“那吾再等一月,孫思邈不入宮,就讓楊玉臣不用再回來了。”

張多海陪笑道:“您請安心,一月之內,他一定入京。”

武媚娘起身後,熬了碗名為“禦善品”的藥膳粥,臨近午時,將粥熬好,快步來到甘露殿。

朝門外內侍一問,李治竟還在批閱奏章。

武媚娘眉頭一蹙,轉頭吩咐道:“玉屏,去把吾前日作的那首詩拿過來。”

玉屏領命去了。

武媚娘端著藥粥進入大殿,隻見李治正埋頭批閱公文。

武媚娘慢慢走了過去,柔聲道:“大家,既然病了,就休息一日吧。”

李治抬頭看了她一眼,道:“隻是風寒罷了,估計是前天晚上趨走後,出了身汗,沒立刻換衣服,無礙。”端起藥粥,喝了幾口。

不一會,玉屏取來一個卷軸進來,遞給武媚娘。

武媚娘趁李治喝粥的功夫,將卷軸鋪在案上,微笑道:“大家,你瞧妾身這詩,寫的如何?”

李治側頭一看,武媚娘寫的是一首“五言律詩”,先不說詩,書法就寫的極佳,筆法婉約流暢,意態縱橫。

這是蔡邕創造的“飛白體”。

唐高宗很擅長此種書法,所以武媚娘也下苦功鑽研,水平已不在唐高宗之下。

李治雖繼承了唐高宗的筆力,意態卻略有不及。

再看那詩:

“九春開上節,千門敞夜扉。蘭燈吐新焰,桂魄朗圓輝。送酒惟須滿,流杯不用稀。務使霞漿興,方乘泛洛歸。”

寫的似是早春,與酒宴有關,可能是宗室宴會後,武媚娘有感所創,現在才拿過來給自己瞧。

讀完這首詩後,不禁讓人有種想出去踏春的感覺。

“不錯,詩好,字更好。”李治微笑著稱讚。

武媚娘道:“九郎,梅園的梅花開的極美,陪妾身去瞧一瞧吧。”

李治知她是想讓自己休息一會,正要答應,一名內侍忽然從外走了進來。

“陛下,鴻臚寺少卿請奏,說新羅王子有緊急之事,想求見陛下。”

去年新羅就向大唐求助,說高句麗要攻打他們。

李治雖不打算管他們,但對遼東的局勢還是頗為關心,拍了拍武媚娘的手臂。

“媚娘,你自己去吧,朕還有事要忙。”

武媚娘瞪了那內侍一眼,隻好不情不願的告退了。

半個時辰後,鴻臚寺少卿戴至德帶著金仁問來了。

金仁問一進大殿,就跪倒在地,叩首道:“金仁問拜見陛下,請陛下出兵救援我新羅!”

李治道:“高句麗打到你們國都了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