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遠聽到一起打高爾夫球後,欣然答應。
在事業成功後,他就喜歡上了打高爾夫球。
於是,兩人一邊在農場裡打高爾夫球,一邊就雅虎的未來,進行了一番談論。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雅虎一開始做的是搜索業務,而讓雅虎逐步壯大起來的,卻是雅虎逐漸豐富的內容,也就是門戶網站。
雅虎之所以能成為行業領頭羊,就是其能提供互聯網上絕大部分的內容,是所有人都繞不開的。
但是,隨著互聯網行業的興起,能提供內容的網站越來越多,雅虎再想壟斷內容,就已經不現實了。
這也導致雅虎逐漸沒落。
並在新媒體出現之後,徹底垮塌。
其實,這個過程中,雅虎並非沒有機會延續輝煌。
隻不過,先後錯失了兩次投資的機會。
一次是收購穀歌,當時,穀歌報價100萬美元,希望能被雅虎收購,卻被楊誌遠給拒絕了。
拒絕的理由是,楊誌遠覺得,搜索這個東西沒什麼用,因為搜索到的內容都是彆人的,不如自己製作的內容。
二者最大的區彆是,彆人的內容,自己沒辦法收廣告費啊!雅虎營收最大的部分,就是廣告業務。
等到楊誌遠意識到搜索的重要性的時候,發現穀歌已經發展到自己買不起的地步。
接著是臉書,當初,紮克都已經答應了,以10億美元的價格,把臉書賣給雅虎,可事到臨頭,雅虎突然壓價,從10億美元壓價到8.5億美元,氣的紮克當著董事會所有人的麵,撕爛了雅虎遞交的協議書。
過了幾個月,雅虎再次提出10億美元收購臉書,紮克想都沒想就給拒絕了。
這兩次機會,隻要把握住一次,雅虎仍然能保持住自己在互聯網行業舉足輕重的地位,可惜,兩次機會都錯失了。
當然,也有成功的時候,比如2005年,雅虎就完成了一次最成功的收購,是在楊誌遠手中完成的,以10億美元,外加雅虎華夏,收購了阿裡40%的股份,在當時的其他人看來,楊誌遠這是慌不擇路了,要知道,當時鑫浪當時的市值才12.5億美元,而鑫浪當時是最內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企鵝的市值同樣是十幾億美元。
而阿裡當時遭遇著困境,未來是什麼樣還不知道呢。
他現在是雅虎的大股東之一,自然不希望雅虎就此沒落。
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誕生的臉書可以先不談,但是,剛成立一個月的穀歌,這個必須要拿下的,為此,他花費了一個多小時,才讓楊誌遠意識到搜索引擎在未來的重要性。
這也就是楊誌遠對林曉比較信服,換成其他人,想靠語言來說動楊誌遠,幾乎是不可能的,能從無到有把事業做起來的人,哪個不是對自己非常自信,並堅信自己觀點的正確性。
但林曉不一樣,林曉在雅虎成立之前,就已經把ICQ做成功了,並且,還投資了雅虎和亞馬遜,以及大量的互聯網公司,現在,音樂商店又即將上市了,林曉連續不斷的成功,他的一些觀點,就算楊誌遠也要進行深思,哪怕他心裡不認同林曉的觀點,但也不敢忽略掉林曉的一些觀點。
所以,在一番深談後,楊誌遠已經決定,以後要把搜索這一塊的業務重視起來,對雅虎來說,無非就是多成立一個部門罷了,又不耽誤雅虎繼續在內容這一塊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