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是!!!”秦教授的嘴巴呈O?形。
呆呆的看著地上的一份設計圖。
一幅工整無比的設計圖呈現在眼前。
那是一個金屬裝置。
整體像是一個金屬結構,外形呈圓柱形。
頂部和側麵由多個複雜係統組成。
內部也是一個複雜的係統。
整體上看,顯得十分精密,又極具科技感。
而且,每一個零部件都配上了文字解釋,說明原理和用途。
【防腐隔熱係統:……】
【激光發射係統:……】
【冷卻係統:……】
當看著這份設計圖的時候。
身為科研工作者,劉教授自己也畫過設計圖,消耗無數稿紙。
自然知道,這份設計圖不凡。
他自問自己的作圖能力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已經是妙到毫巔的。
可是跟眼前這幅相比,他的技巧就顯得一般。
這幅設計圖,不僅作圖精美,而且所畫的裝置結構緊密,嚴絲合縫。
整體上把複雜的設備勾勒的很美觀,細節上又把該突出的地方突出,絕對的主次分明。
如果,非讓他給個評價,那絕對是完美級彆。
當然,如果隻是作圖能力很強,還不足以令這位資深科研工作者如此失態。
最令他震驚的是,這幅作品的名稱。
上麵顯眼的一行字。
【掌可控核聚變之後的未來科技之發動機——慣性約束巨變發動機】
慣性約束核聚變發動機?
可控核聚變?!
縱然他再穩重,看到這幾個字眼的時候都不免大驚失色。
如果他之前沒去龍科院開會的話,恐怕不會對這幾個字有什麼波瀾。
因為可控核聚變對於人類而言依舊是個遙不可及的概念。
是全人類近五十年,甚至近百年要研究的方向。
這個時間估計都是保守估計,實際要消耗的時間成本恐怕都要一個世紀以上。
而且未必能入門。
可想而知,可控核聚變遙遠到足以讓人毫無波瀾。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如今,一提到可控核聚變,他心中就湧起無限自豪。
他受邀去龍科院開會,研究可控核聚變落地應用方向。
當時,他還很納悶。
後來,他的老師悄悄告訴他。
可控核聚變在不久前,已經被我國成功掌握!!!
聽到這個消息,劉教授當場整個人跳了起來。
並且,由於他是龍科院後備人選,也接觸到了一些關於可控核聚變技術的機密文件。
這幾天下來,他徹底被震撼到了。
華夏居然已經徹底掌控了核聚變技術。
那豈不是從科技層麵,華夏已經是世界第一了?!
劉教授老淚縱橫。
他奉獻一生,就是想要華夏科技作出重大貢獻,提升華夏在科技領域的世界地位。
這是多年的心願。
如今,這個心願徹底實現。
他心中無比自豪。
感歎複興有望!
既然如此,研究可控核聚變的落地應用的確是迫在眉睫。
如果成功探索出來一條路,絕對是造福全人類的大事!
帶著喜悅的心情,劉教授回到國科大。
他腦子產生一個想法。
他是專門攻克發動機的。
如果能將可控核聚變技術應用到發動機上麵,會是什麼樣的爆炸效果?
想想就興奮。
沒想到,他剛有這個想法,就在這裡看到了設計圖!!!
劉教授趕緊雙手捧起這份設計圖,找了個位置?,細細研究起來。
最終,根據上麵的整體架構,各個係統的原理和功能,加上種種細節。
他得出了一個驚天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