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爺爺。開門。”
梁爺正好在淘米準備烘飯呢,就聽到了叫聲,從窗口看了出去,看到是梁新月他們來了,忙去開了門:
“哎喲,你們怎麼都從這裡來了?”
梁新月笑道:
“爸,我們以後每個周六可能都要從這裡來。”
周國良進來就先打了招呼:
“爸。”
然後就把帽子和外套脫了下來,直接就開始進入廚房模式。
邱月娥趕緊上前:
“姐夫,我來。”
梁爸也趕緊上前:
“你們都上了班,快坐下,我來做。我不知道你們今天會來,隻是沒買什麼菜,這邊隻有點小菜有點土豆。”
梁新月笑道:
“今早我們走的時候,李嬸就給我們準備了很多菜了。等一下熱起燒個湯就可以了。”
周國良點頭道:
“行,月娥去看著孩子寫作業,我來整就是了。”
梁爸還是跟著進去了,他怕周國良不知道米在哪裡。
梁爸進來說了米在哪裡,周國良馬上說道:
“好,爸,你先去休息一下。我來做就是了。”
簡單的做飯,周國良還是會的。
先把蜂窩煤爐子的火捅開,然後就準備用蒸飯器直接可以在上麵蒸飯。
隻是在量米的時候問了一下:
“爸,舀三盒米夠不?”
“夠了,夠了。我平時一盒半就能吃一天。中午還剩下一些飯,就夠了。”
這邊丫丫帶著弟弟找了個地方乖乖的開始寫作業,梁新月卻是坐到了一邊的場子中間問著邱月娥:
“你覺得我今天講的大家能接受吧?聽得懂不?”
今天講的東西,邱月娥是聽梁新月講過的,所以點點頭道:
“自然聽得懂,我覺得你講得真的很好。是能一聽就懂的,我們下了課的時候,我那幾個同學都說你講的比我們上學期的那幾個專業老師講的更好。一聽就明白。”
梁新月點頭道:
“這個東西,隻講理論還是不夠,還是得實踐啊。”
他要講的育苗,可是要從種子的來源和分辨這些,都要講起。從古到今,說是因地製宜,那要怎麼確定因地製宜,所以,要辨認這個地的質量,也是要講到的。
吃飯的時候,菜確實很豐富,梁新月還是說道:
“爸,下周起,我們周六晚上都會過來吃,你就買點菜準備著,我就讓李嬸不準備菜了,以後天氣會越來越熱,要是再準備著帶來,怕會餿了。”
梁爸嘿嘿笑道:
“行,你們周六都會來,我就每個周六都做好飯。”
梁新月又說道:
“之前沒注意到,等一下我再給你一些生活費,從下周一起,每天中午,你早點做好飯,把這兩個從學校接出來在你這裡吃,吃了休息一下,下午上課前,你送到學校去。”
丫丫和小二還是在學校前麵的幾個小店吃的中午飯。剛才梁新月看了一下前門那邊,要去吃飯還要過馬路,沒有斑馬線,隻能眼疾腿快的衝。這樣很危險。
梁爸一聽是這樣的,忙點頭道:
“我以前也不熟悉這裡,行,以後我中午就做好了,就去接娃娃,反正我沒得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