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送三佬下鄉(1 / 2)

“就咱們抗戰的時候,內戰的時候,要不是那些商人們在支持著,哪裡來的那麼多的錢來打仗?這個社會的向前推動,商人起了很大的作用。”

梁新月吃完了一碗粥和一個雞蛋,連饅頭都不想吃了,她真覺得吃飽了。

梁新月又說道:

“看著吧,未來的祖國,發展商業,才是推進流通的最大的助力。”

梁新月自是知道未來幾十年,整個國家的商業的前景是多麼的可觀的,她是沒有本事做那種大起大落的大生意,但趁機賺點小錢,她覺得還是行的。

比如,開一個家具廠,比如做一個製藥廠,比如再做幾個農副產品的加工企業。

這些,都是自己能利用現在身邊的東西,或是說利用自己能調動的資源去發展的東西來計劃的。

一個家庭想要生活得好,隻有強大的精神支柱可是不行的,梁新月知道這個年代生活很苦,但能讓自己活得滋潤一些,又何必要裝著清高呢。

想到這裡,梁新月又看向許先生道:

“先生,我就是想問一下,你要是願意的話,我們可以商量,你出藥膳的方子,我想辦法找人,開一個餐館在省城,就賣藥膳。所賺利潤,我倆平分。”

許寒梅驚訝的張張嘴,沒說話,要說,她現在還是戴罪之身呢,還沒有得到自由呢。怎麼去開店?

梁新月環著桌上的人掃了一眼說道:

“你們三個,都是有本事的人,雖說現在的情況還不明朗,但我是相信我們的組織和國家的。回頭,該還給你們的,還是會還給你們。”

“如你們一樣,有能力的人被壓迫得久了,這些人隻要一回來,就會努力的向前奔跑,你們覺得,他們會想做什麼?”

“所以,你們能先下手的,不是為強麼?”

“咱先不說會不會惹了商人一身銅臭味之嫌,但你們說,成任何一件事,能少得了錢麼?”

“衣食住行,你們這樣的人一回來,國家肯定要補上你們這些年吃的苦,少領的工資,但國家這些錢哪裡來?”

“所以,咱做個生意,給國家交點稅,兜兜轉轉,最後還是會回到咱的手上一部分。”

“比如,現在我們是要多少做棚的材料,就給上麵請示,上麵才給那廠家下達指令,生產多少。生產的,再調配給我們。”

“但,要是有一天,我們不要這個大棚了,不要這種材質的了,這個廠家是不是就要垮掉?”

“比如今年,我們全縣各村都要這個大棚,這個廠一下子就要給我們提供十來萬的產品。這要多少工人生產?”

“但,這個東西,我們隻春季投入這次要得多,以後,隻要一點修補的東西了。那你們說,這個廠的工人怎麼辦?國家養著他們,而後呢?再也不要這麼高的產量,但這些工人得養起來,他們沒再創造更多的價值,國家還是得養起來。”

“所以,你們算算,國家對這個東西的投入,會有多高?”

“那要怎麼養活這些工人?隻能轉個形,比如,利用現有的車床或是一些什麼資源,生產彆的東西,或是把這些多餘的工人調到彆的地方進行彆的生產。”

“隻有進行靈活的調整,才能讓整個社會進步,而不是一味的隻按照計劃來做事。”

梁新月說這番話,又引得了呂仲淵的注目。他沒搭話,但卻是若有所思。

這次他的注目,引起了梁新月的注意了,以前是沒注意,現在有了周國良這麼一明示的提醒,梁新月就注意了。

梁新月把兩小兒子麵前的碗給清理了一下收起來。周國良知道梁新月左手不能抱孩子,忙伸手把兩兒子從嬰兒椅上抱出來。

梁新月轉頭看向商老和許先生說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