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謝老他們看著這山上沿著往上修的那些東西:
‘這是修的什麼工程?’
“水渠,這就是我們縣的水渠的源頭,因為經過堪查,這高處,再開始沿著水渠往全縣流去。”
“這可是一個大工程喲,這就是你以前說的大會戰工程?”
“對的,全縣大會戰,把主渠道分成段,分給每一個村負責修起來,然後各村自己的支流也由各村自己修。”
“當時我們是走過了整個縣的每一個村去確定每一條水渠的位置。到現在為止,還有四個村沒有完工,但立下了軍令狀,說是初五前一定完工。”
“等這些水渠開動起來,我們全縣的灌溉就沒有了問題,我們就可以保證到各家的農業都得到豐收了。”
梁新月指點頭頭頂上的一些修建的地方:
“這裡是第一個平台,這上麵放了兩個大功率的抽水機,這個管道,也沒有從這個暗洞裡往下放,是從這山壁裡麵往下方的。”
這個平台往上,就是另一個平台,那裡看得出來,是人工造出來的兩個大池子。
第一個平台抽出來的水,會進入到這裡。然後第二個平台是基本的儲水,再往上是第三個平台,也有一台抽水機,這就是把第二平台的水,往第三平台接觸到的那個水渠的源頭上。
所以,這地下水,是經過了兩道的抽水,才讓水流向了全縣的耕地裡。
小魏聽著梁新月給他們介紹這些。忍不住開口說道:
“這個水渠工程,都是我姐促成的,我姐抽出來時,還有很多人反對,本來我姐是想在這邊的山外修一個水庫起來蓄水,但他們說工程太大,造價拿不出來。”
“後來隻能用這個辦法,我姐是費了好多心思的。”
謝老笑道:
“小梁啊,你真的不錯,這個水渠這個事,以後這個縣的子子孫孫都能記得你。”
他們都看出來了,這個水渠的重要性。
梁新月笑道:
“想要發展西槐,那就得有水,有了水,明年起,就能看到我來大展身手,我們整個西槐,明年都是一個綠色的春天。”
梁新月確實有這個信心,她現在也算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水渠修好了,明年春耕就不難了。現在唯一還要等的,就是年後的膜會大量的運回來,這還是一個工程,還得好多車來周圍給各村。
梁新月都能想到,明年自己的工作該有多累了。
但,累,且快樂著。
隻有明年的種植成功了,以後的藥廠就有了基礎,以後的新農村種植模式就能形成了。
摸泥鰍的終於摸夠了,而梁新月則是又帶著龍小妹到了山穀的穀底去看看。
今年這穀底沒有種稻穀,梁新月讓他們還是隨季節的種了。冬天,這兩塊水田就隻能放著。
山坡上,倒是種了很多菜的樣子,但他們重點種的還是土豆和豆角。
因為團裡有一千多人要吃東西呢,他們做不了稀奇的吃食,能有新鮮的吃食對他們來說,都是幸福的。
梁新月還是問起了小妹的打算,龍小妹這才說了出來,原來,她因為之前跟著梁新月跑過幾回,所以新水村的一些人也認得龍小妹。
其中,餘家榮就是一個很特彆的。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