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到西梁縣走一走(2 / 2)

收到了女兒的信,他們有些不好處理這事了。覺得自己好像不應該送這麼重的禮,好像還起到了反作用。

所以,丁局長有些遲疑了,會不會準備好了,再請梁新月時,梁新月會不同意呢?

他這麼一耽誤,就給女兒寫了封信,做了一些詢問,再一次收到女兒的來信的時候,他才確定了。

人家梁新月就沒當一回事,隻是正常的覺得他們送太重了,就給了一些錢。其他沒事。

於是,這一來二去的,就耽誤了時間。確定沒事後,丁局長才準備好了,打電話通知了梁新月。之前自己也承諾過了,所以,梁新月還是準備好好去看看。

梁新月也就抽了一天的時間,準備去看看那邊的情況。

他這次去,也是帶著小魏,不過今天小雪沒有跟著去,倒是把丁詩晴和邱月娥給帶上了。

算是給她們倆一個實習的時間吧。

他們直接到了西梁縣,打算的是在南梁縣與丁局長等幾個人碰頭後,就直接去地裡看看。

可是到了後梁新月才發現,丁局長這搞得有點大啊,這個接待。

丁詩晴都沒想到,西梁縣的幾位縣裡的領導全都來了,他們就在西梁縣的農業局裡,請梁新月坐了下來。

“梁副局長,這是我們縣的楊縣長。”

丁局長開始給梁新月介紹起這個縣的各位領導,可能是因為丁局長給他們說過梁新月受過傷,所以,沒有人向梁新月伸手要握手。

梁新月也都一一的點了頭問個好。

來都來了,自然就到了會議室去坐著聊了一下。

梁新月認真的聽了幾位領導對他們這個縣的農業的發展的想法,認真做了記錄。

“各位所說的,我都記下來了。我們農業的發展,不是一天能看到成績的,真正對百姓的生活提高起到作用,最少得在種了一季之後。

而真正的讓百姓富起來,那就得走產業化的道路,要有計劃的去生產和調整。

雖說我們喜歡吃大米,但不是每一塊地,都適合種稻穀,種不出稻穀的難道就不吃大米嗎?不是,我們可以種出來彆的東西,用我們能產出來的,去換取我們需要的。

要達到這樣的供需平衡,要讓我們有勢力說話,那我們就要種出能拿捏住人的東西來。總的來說,這個世界是有需求才有生產,我們首先要看好人家需要什麼,而且需要的,是不是我們能提供的,能種出來的。

搞農業,不隻是要提高糧食的產量,也不隻是要會種糧食。我們是要保持著農業的需求平衡,小到我們小小的一個縣,大到我們國家,還有全世界,不管是什麼農產品,都得有一種平衡的狀態。

上次丁局長來我們縣進行了一次簡單的訪問,他應該也是看出來了,我也真誠的向他講了我們縣明年的計劃,我們要分成種階梯式的種植辦法。

保證糧食種植,保障百姓的菜藍子的種植,提高經濟作物的種植。這是我們西槐縣要進行的三種種植形式。

而且丁局長也說了,希望我們也來探討一下你們西梁縣的農業種植的發展計劃,為此,我也做了一些調查。”

說著,梁新月從自己的包裡拿出來一個筆記本,然後翻開後說道:

“我這裡掌握到的數據是從省裡和市裡的一些數據表上得來的,準不準確,我就不敢保證。”

接著,梁新月就把自己搜集來的關於西梁縣的農業情況說了一下:

“估計我這查來的資料不太準,但根據這些情況來看,你們西梁比我們西槐好太多了,你們這邊邊最少不缺水。雖說還達不到水源充沛,但至少,你們不管是飲用和灌溉都不缺水。

水是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們西槐就吃虧在這個上麵。所以,你們縣種植起來就比我們好操作,可以說得上,糧食,你們能種出來保證自給自足。

當然,隻是現在有些方法不得當,可能這幾年的收成不高,所以,似乎你們目前的收成還不能滿足自給自足。但我希望,我們做一些調查和調整後,你們不隻是能自給自足,還能賣些糧食給我們西槐。”

楊縣長笑道:

“所以,我們就是想請教於你。你是這方麵的專家,這些好的土地,要是落在我們手上而沒達到想達到的目標,那也是浪費了。”

梁新月點頭道:

“大概上來講,你們現在種植的範圍還是可以的,糧食作物都有種到。但產量的提高,還是要想點辦法。”

“我呢是一個比較喜歡先做個計劃的人,所以,今天我來,主要還是來看一看這邊的土地的情況。如果丁局長這邊準備好了,我們就先去查看一下,你們縣的不同特點的幾種土壤質量。”

“然後我們再來商量下,這個計劃怎麼做。”

一位領導直接問道:

“梁副局長,我們縣要不要也用大棚呢?看著人家新水村的情況,我們是真的羨慕啊。”

梁新月笑道:

“能用的就用,伸長如果真的隻種糧食,那還是應季而生的作物,不用也行。我們新水村打造時,隻是為了滿足大家的菜藍子。這是解決群眾的桌上的盤子是不是空的的需要的。”

“新水村不是長遠的學習,他種的都是菜更多,主要都是一種短期的種植,用了大棚,是為了保證冬天也有菜吃。這個村的收入高,是因為菜的需求量大。”

“我們目前供應了市裡和我們縣還有固梁縣的冬季菜的供應。種菜,目前來看是回錢比較快的。所以,看上去新水村一下子就富起來了。”

“最多兩年,各縣各公社,都可能有這種種菜的棚,到時新水村就沒有眼前的這樣的機遇了。”

梁新月在這裡講的這些話,確實是大實話,他們也聽得出來,梁新月的真誠。

縣裡的幾個領導也就更認真了三分。然後在丁局長的陪同下,他們去抽查了幾個地方的土壤的情況。

丁局長帶著的,還有幾個年輕人,正是這次他們選出來準備送到西槐去學習的年輕人。

有人是和丁詩晴相識的。現在也知道了,丁詩晴人家是轉正了,成了西槐農業局的一員了。

不由的心裡也起了點心思,隻要自己認真的工作,說不定也能有這樣的機會,而且,召他們來學習時就說了的,這次學好了,是有機會得到自己這邊的縣農業局工作的機會的。

這幾個人的心思,梁新月倒是沒去猜,這次來是認真的查看這邊的土壤的情況。

倒是他們去查看過的幾個地方,質量看來都是比西槐好,不像西槐的,都是砂礫和細沙,很少有厚厚的土壤的,有些地方都隻有在砂礫下有一層土壤,要是管理不好,來年可能都是砂礫了。

梁新月看了,認為西梁的情況真的好得多。回去後,再和丁局長這邊的專業的農業人員進行了一些溝通後,梁新月拿著他們的提供的一些資料走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