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1 / 2)

七零嫁夫對照組 秋淩 4223 字 2個月前

農場內的道路,除了家屬區和辦公樓的路是水泥土,其他地方基本都是泥土路。

路上的行人少,那些人不是在田地裡乾活,就是去山上了。

吳淑芬的大哥叫吳雲峰,他和妻子到了住處之後就開始收拾東西。他們帶來了不少零零碎碎的東西,還得重新整理。

他們當時走在路上的時候,遠遠就瞧見好幾個人跟葛麗晴走在一起。

“那位是場長找來的科研人員。”給吳雲峰夫妻帶路的人就這麼說。

吳雲峰的妻子還覺得那個女子過於年輕,在想那個女的是不是才從大學畢業。不然的話,哪裡有這麼年輕的科研人員。他們還在牛棚裡看到好幾個年紀大的科研人員呢,隻不過那些人都不怎麼話,都怕出問題。

葛麗晴又沒有背誦整一篇,自然不知道吳雲峰夫妻在想什麼。

第一天上班,葛麗晴主要就是熟悉環境,看看農場有多大。

農場占地麵積大,除了山這邊的地,還有山的另一麵。

靠著雙腿走的話,可以走大半個小時。

周邊的住戶少,基本都是農場這邊的人。

“這邊都是田地。”楊興華道,“都已經種下水稻了。還有一些地種番薯,都是種能填飽肚子的東西。”

農場沒有種植花卉,花卉就是看著看,又不能吃的。

楊興華給葛麗晴簡單介紹了農場的情況,農場的田地多。他們還有開荒,把那些長滿蘆葦的地方開出來種植糧食。

“你要是有什麼需要,就直接說。”楊興華道,“把勁兒都往一處使,這才能把我們的農場發展得更好。”

“對。”葛麗晴點點頭,“就是得采買原材料,有時候不一定一下子就能研究出來成果,這種事情不是十天半個月就可以的。有時候幾個月,一年,都沒有成果。”

“你之前配製的培養液就很不錯。”楊興華道,“有這些東西打底就可以。”

楊興華知道人言可畏,其他人要是見葛麗晴遲遲沒有研究出來成果,他們必定有話說。好在葛麗晴原先就已經研究出來植物培養液,有實實在在的成果擺放在那邊,其他人也就不能多說什麼。

農場裡曾經也來過大學生,可那些大學生根本就不懂得種地。那些大學生看到秧苗菜苗稍微蔫一點,他們就要把那些東西拔掉,說不行了。

哪裡是不行,有的苗剛剛種下去就是比較蔫,得過幾天才能好。

偏偏有人不懂得,就說苗不夠粗壯,說那些苗不行。

等楊興華一問,才知道有的人根本就不是學習種地,那些人就是覺得他們是大學生,他們讀過大學就是最為厲害的。

楊興華不喜歡這樣的大學生,好在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那麼孤傲。農場裡還有幾個知青,楊興華就是安排他們下地。

當農場的那幾個知青得知葛麗晴一過來就能擁有實驗室,他們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他們聽說葛麗晴就是一個農村來的高中生,都還不是大學生,他們這些知青有人還是大學生呢。

“怎麼回事?”

“怎麼來的是一個高中生,她還能有她的實驗室,還不用下地。”

“我們比她差什麼?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是啊,太不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