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慧一心學習,為了讓資助人少花錢,她拚命學,跳級,拿獎學金,各種競賽,學校獎勵,免除學雜費這些,她都拚儘全力確保她做到標準線及更好。
年僅16歲,考入了全國高校首府,是他們孤兒院有史以來第一個,不論是院方還是資助她的好心人,都覺得高興,臉上有光,他們的心血沒白費,這是最大的回報。
羅慧知恩圖報,她雖然不知道資助人是誰,卻在大學期間,勤工儉學,不止作為優秀學生代表畢業,還將資助人多年的金錢付出還清了。
資助人當然感慨,他們不缺那些錢,最後都捐出去了,但從這件事就能看出羅慧的品質。
當今拿著資助人的錢揮霍的不在少數,且越來越多的得寸進尺,人性的低劣可見一斑。
對羅慧來說,進入首府讀書是人生的轉折點,她認識了王希瑞,一個靦腆的男人。
兩人一同勤工儉學,接各種翻譯工作,有共同的願望,將來當最好的翻譯官。
相識相戀四年,是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哪怕有矛盾,隻有互相磨合,卻從未想過分手。
兩人都是資優生,未來不愁,王希瑞早早的將姑娘的存在告訴了父母,知道她沒有家人,過年總是拉回家。
羅慧在王家感受到了親情,一家人憨厚,情意不假,在結婚前早就視作父母了。
畢業的時候,王希瑞求婚了,沒有鑽戒,沒有鮮花,沒有掌聲,隻有一份大企業的offer。
他說,“在我貧窮的時候,本不該求婚,可我等不及,我們一起組建個小家吧,你和我的。”
他知道她最想要什麼,她知道他會給她最好的生活,他們互相知道,彼此都是最好的人。
那還等什麼?一個22歲,一個20歲,正好!
可就是這場婚禮,成了終生的遺憾,成了一輩子的噩夢。
羅慧沒有親人,婚禮肯定是在王希瑞老家舉辦,他們回城後再請孤兒院的熟人和同學老師聚聚。
王希瑞曾牽著羅慧的手走過石柳村的古橋,說接她的婚車要走過這裡,幾百年的古橋,見證過太多新人。
羅慧笑著在古橋上留下兩人的諸多合影,希望他們的感情像古橋一樣長長久久。
婚禮那天一切都很好,王希瑞在酒店接到了他的新娘,回程卻被幾人攔在古橋邊上。
笑著鬨著,要新郎下車,事先沒人說過還有這一出,王希瑞下車前拍著羅慧的手說,
“彆擔心,是村裡的小夥伴在嫉妒我,來偷襲,我下去說說就是了,我們的婚禮要緊。”
臨走竟難得不顧司機和主婚人的眼光,在有人的時候親了羅慧。
主婚人笑著說,“沒事沒事,鬨一鬨也好,我看著,不會誤了時辰。”
王希瑞這一去就沒回來,前後不過五分鐘,等羅慧下車看的時候,隻有古橋上殘破的身體。
頭和身體分離著,身上原本工整好看,她親自挑選的西服早就不翼而飛了,隻剩下一條分辨不出顏色的內褲,手腳被膠帶捆綁著,已經青紫。
頭滾在一邊,兩隻眼睛腫成核桃,嘴裡塞著什麼,撐的大大的。
羅慧瘋了,那一瞬間,她的世界崩塌了,失了聲音失了色彩,白茫茫一片,她活著,卻跟著她的愛人一起死了。
: